日本兒童文化產業探究課程 部落格發佈需知

日本兒童文化產業探究課程同學務必詳閱!

● 撰寫文章請依前例格式編排。
● 請務必於文末加上標籤,以利搜尋。如不知標籤如何設定,首篇可空白,由管理員新增後,未來請依標籤設定。

日本的流浪漢(個人報告之二 101台北班 洪子涵) 

>>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早晨慢跑時,總會經過水之橋,右轉就是東京都廳前的馬路,在那裡,有幾個流浪漢在那裡窩著,再過去還有幾個整理成一個大方包的流浪漢家當(人不知道去哪裡了)和腳踏車並排著,而且奇妙的形成一張和諧的畫面。


整理成一大包,靠放在路邊的家當

每天早上,我固定會看到兩個流浪漢在那裡睡覺,一個用塑膠布搭成屋簷,另一個開了三把雨傘把自己擋住,他們都背對著人行道,讓人看不到他們的臉。走在路上,也不像在臺灣一樣,處處可見流浪漢拖著裝滿空寶特瓶的袋子或家當,在繁華的街道上旁若無人的行走、翻垃圾;也不見如之前大陸風靡一時的「犀利哥」走街道的霸氣[1],相較之下,這裡的流浪漢似乎低調安靜許多。

睡著的流浪漢,旁邊還晾著衣服

因為每天的行程匆忙,早上我都是繞著飯店跑一圈約15分鐘,一直想去跑跑看的新宿中央公園無緣踏上,據說那裡更是流浪漢的大本營,每天早上8點就有警察去那裡趕人。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012年的統計,日本流浪漢人數總算降至一萬人以下,其中以大阪最多。[2]

流浪漢這樣多,卻不像臺灣的車站和鬧市充斥著乞討者,我在日本這麼多天沒看到任何一個乞討者。在網路上看到了兩種說法,一來是日本人好面子,「寧願餓死也不乞討」,二來乞討在日本是一種犯罪行為?[3]

日本的流浪漢,本來以「浮浪者」(ふろうしゃ)稱之,但較屬於歧視用語,現今多以「Homeless」(ホームレス)[4],亦即「無家者」,怎麼來的?當然還是跟大環境的經濟有關係,90年代的泡沫經濟破滅之後,曾使日本流浪漢人數到達高峰,有許多是中老年人,因為失業、退休……等因素,不想拖累家庭而出來流浪,但根據TVBS20137月所轉述的NHK電視臺調查,日本的流浪漢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每三個流浪漢中就有一個低於30歲以下[5]

以寶特瓶當枕,但頭頂上方卻有疑似高科技產品

走在街頭,簡潔整齊的街道、衣著美好得體的行人們,構成日本最鮮明的一幅印象風景,那是日本人的「面子」。而流浪漢的存在,有人形容是日本社會的一顆毒瘤,更甚者,也有人認為這群流浪漢中,一部分是對日本高度制約文化的反抗。但我卻有一股奇異的感受,彷彿觸碰到了一點日本人的「裡子」,心想:「畢竟也是人啊!」也有到達不了「標準」的時候。

又或者,從我們眼裡欣欣羨羨的日本種種,於他們而言卻是一件過於束縛的服裝,只是拍照好看,難以體會「人之所以為人」的溫度。而我們這些驚鴻一瞥的旅人們,在欣羨之餘,對其表現出來的美麗表相加以延伸想像,是否也只是想像呢?


ps.照片都是在早晨很低調拍的,請勿模仿,以免招來危險。


2 意見:

說書人 2013年8月26日 晚上9:58  

親愛的同學:你的主題很有特色喔!我上次去大阪,真的到處可見流浪漢,公園、地鐵出口都有他們的蹤跡,尤其是公園,他們所搭的藍色塑膠棚,已經蔚為奇觀了!偷拍!還是要小心呀!

洪子涵 2013年8月29日 凌晨12:57  

哈哈,謝謝依蘭的「賞識」,果然大阪是流浪漢的大本營!下次去瞧瞧.....XD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 Free Blogger Templates Joy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