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兒童文化產業探究課程 部落格發佈需知

日本兒童文化產業探究課程同學務必詳閱!

● 撰寫文章請依前例格式編排。
● 請務必於文末加上標籤,以利搜尋。如不知標籤如何設定,首篇可空白,由管理員新增後,未來請依標籤設定。
顯示具有 生活細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生活細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日本的流浪漢(個人報告之二 101台北班 洪子涵) 

>>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早晨慢跑時,總會經過水之橋,右轉就是東京都廳前的馬路,在那裡,有幾個流浪漢在那裡窩著,再過去還有幾個整理成一個大方包的流浪漢家當(人不知道去哪裡了)和腳踏車並排著,而且奇妙的形成一張和諧的畫面。


整理成一大包,靠放在路邊的家當

每天早上,我固定會看到兩個流浪漢在那裡睡覺,一個用塑膠布搭成屋簷,另一個開了三把雨傘把自己擋住,他們都背對著人行道,讓人看不到他們的臉。走在路上,也不像在臺灣一樣,處處可見流浪漢拖著裝滿空寶特瓶的袋子或家當,在繁華的街道上旁若無人的行走、翻垃圾;也不見如之前大陸風靡一時的「犀利哥」走街道的霸氣[1],相較之下,這裡的流浪漢似乎低調安靜許多。

睡著的流浪漢,旁邊還晾著衣服

因為每天的行程匆忙,早上我都是繞著飯店跑一圈約15分鐘,一直想去跑跑看的新宿中央公園無緣踏上,據說那裡更是流浪漢的大本營,每天早上8點就有警察去那裡趕人。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012年的統計,日本流浪漢人數總算降至一萬人以下,其中以大阪最多。[2]

流浪漢這樣多,卻不像臺灣的車站和鬧市充斥著乞討者,我在日本這麼多天沒看到任何一個乞討者。在網路上看到了兩種說法,一來是日本人好面子,「寧願餓死也不乞討」,二來乞討在日本是一種犯罪行為?[3]

日本的流浪漢,本來以「浮浪者」(ふろうしゃ)稱之,但較屬於歧視用語,現今多以「Homeless」(ホームレス)[4],亦即「無家者」,怎麼來的?當然還是跟大環境的經濟有關係,90年代的泡沫經濟破滅之後,曾使日本流浪漢人數到達高峰,有許多是中老年人,因為失業、退休……等因素,不想拖累家庭而出來流浪,但根據TVBS20137月所轉述的NHK電視臺調查,日本的流浪漢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每三個流浪漢中就有一個低於30歲以下[5]

以寶特瓶當枕,但頭頂上方卻有疑似高科技產品

走在街頭,簡潔整齊的街道、衣著美好得體的行人們,構成日本最鮮明的一幅印象風景,那是日本人的「面子」。而流浪漢的存在,有人形容是日本社會的一顆毒瘤,更甚者,也有人認為這群流浪漢中,一部分是對日本高度制約文化的反抗。但我卻有一股奇異的感受,彷彿觸碰到了一點日本人的「裡子」,心想:「畢竟也是人啊!」也有到達不了「標準」的時候。

又或者,從我們眼裡欣欣羨羨的日本種種,於他們而言卻是一件過於束縛的服裝,只是拍照好看,難以體會「人之所以為人」的溫度。而我們這些驚鴻一瞥的旅人們,在欣羨之餘,對其表現出來的美麗表相加以延伸想像,是否也只是想像呢?


ps.照片都是在早晨很低調拍的,請勿模仿,以免招來危險。


Read more...

在日本跑步的早晨(個人報告之一 101台北班 洪子涵)

>> 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

 在日本期間,每天早晨我都會去慢跑,除了中間有一天實在太累而作罷。最後兩天,我的腳因為大量走路磨擦而起了水泡,仍不減我的跑步興致。也許是受了我曾最喜歡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影響,他後來每年固定都會參加馬拉松長跑,還出了一本書《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也因為我自己轉換職業之故而開始跑步,在每天伏首桌前的一天工作後,藉著動態的活動將腦中濃密集中的思緒一一舒展開來。

  在臺灣時就為自己訂下了「日本晨跑一週間」的計畫,很高興自己持續不懈的,99%的完成了(扣掉有一天太累而沒去跑的1%)。

  鬼怒川的早晨,陽光柔和,空氣清新而冷冽,可以大口大口的呼吸,跑起來非常暢快,是一次愉快的跑步經驗,中間只和另一個戴墨鏡、穿著全副運動服的男子面對面交錯而過之外,路上沒有任何行人……,看到野球隊早已結束晨間訓練而回到飯店,跑了一身汗的我也折回飯店,穿上浴衣到溫泉區泡溫泉,非常舒涼!

喔嗨喲鬼怒川


從御苑出發

經過的一個小公園

  新宿的早晨陽光很亮,沿途的高樓大廈都被晒得金黃閃閃,玻璃又折射出更刺眼的光,路上要去上班的行人很少,他們的表情冷淡而嚴肅,最常看見的是一群又一群的旅客,提著大行李箱等著上巴士,或是一起拉行李過馬路。和晚上的街景有很大的不同,到了夜晚,街上滿滿都是人,他們的表情豐富許多,大笑喧嘩,顯得十分放鬆,也有三五成群、微醺的人們,肢體恣體的甩動、高聲闊談。

對面等紅綠燈的行人們
新宿的早晨


還未開張的早餐店,被陽光晒得好亮
拉行李過馬路的旅客們








  



  當然旅客們也是出沒在夜晚,晚上和人們擦肩而過時,可以聽見廣東話、臺灣話、大陸人略帶捲舌的口音,夾雜著許多日文,還有店家拿著菜單站在門口的叫賣聲,藥妝店不停播送著促銷廣播,有日文的,也有中文,店裡大多會配有講中文的店員,聽口音就知道是大陸人。
   
  早晨很少聽見人的聲音,除了枝頭上傳來一兩聲嘶啞的烏鴉叫聲,巴士引擎噗噗發動的聲音,就沒有其他。當然在這裡晨跑也不是那麼能放鬆,陽光很刺、路面忽上忽下,那股忙碌緊繃的氣氛揮之不去,跑到水之橋那兒右轉,會進入到一小段陰涼的橋下空間,橫躺著一兩個流浪漢,這時只想趕快離開。但上班的人可能早已習慣,他們依舊踏著平穩的步伐經過,又有巴士就停在流浪漢睡覺旁的馬路上……反倒是我少見多怪啦!

  有養動物的我,看到有人蹓狗也特別引起我的注目,但這幾天只看到兩個蹓狗而過的行人,也可能因為這裡並不適合蹓狗的關係吧!

在新宿第一天晨跑看到的蹓狗人

最後一天看到的蹓狗人


吉祥寺旁邊的「西萩窪」是我感覺對動物最友善的地方,有pet hotel、寵物用品商店、人行道上有拴狗的設施,路上也隨處可見有人牽狗而過(大多是紅貴賓),一間商店的黑貓走失了,還貼出了尋貓啟事。

右邊的紅色門就是西萩窪的pet hotel
可以拴狗

嗚嗚……我家的黑貓不見了

  在新宿跑了這麼多天,只看到一個外國人跟我一樣也在晨跑,我想應該這不是一個好的晨跑路線,但在淺草,走過吾妻橋,要到晴空塔的那條長堤上,那時是黃昏,倒是有好幾個跑者經過。

  期待自己能夠透過跑步,緩和旅途中的忙亂、急促感與飽和感,又或者是貪婪感──總想看更多、走更多。在跑步中感受著自己的呼吸,調整自己的心情,然後在接下來的走訪中去感受風景與人文……。臺灣有一個出了許多日本旅遊書的作家milly,在她的部落格上看到這樣的一段話:「旅行是這樣,喜歡一個人是這樣,完成一個夢想是這樣,前進一個想法自然也是這樣。不是一個沸騰的熱水。而是一個溫水,自己該是這樣的狀態下。但是不要讓水冷去,是讓自己開心自在的邏輯。」這是我不斷的在跑步和自省中,去察覺到、也企圖邁進的一個旅遊內心狀態。

鬼怒川的花

新宿的花




Read more...

美雲@見識日本人的嚴謹

>> 2010年2月28日 星期日

放眼望去皆美景
進入職場12年,以往出國都偏向走炙熱的東南亞路線,這次有機會和游老師前去日本,一下飛機,冷冽的空氣吸入鼻腔,精神頓時抖擻,透過機場的透明玻璃,放眼望去,一幅遼闊枯寂的景色,呈現出乾淨肅穆的氣氛。青少年時期即喜歡欣賞枯樹單獨矗立在田園中的我,搭機來到日本,本來還有時空交錯的渾惡感,一看到許許多多掉光落葉的樹木錯落在遠處的山丘及道路兩旁,讓我終於有身在異國的感受,才第一眼就喜歡上日本乾淨的街道、靜謐的建築,透過實地體驗半自助的旅遊行程,和同伴搭地鐵、靠著雙腳闖蕩日本某些景點的過程中,感受到日本人對隱私的注重、對弱勢族群的貼心關照以及成規的守法觀念,讓回到臺灣後的我有種恨不得大家趕快迎頭趕上,好讓外國人第一眼就愛上臺灣的心情。
從Rindoko Royal Hotel停車場往遠處山頭拍攝的景色
前往枥木縣繪本之丘路途中拍攝的鄉村空曠景色

日本乾淨的街道,怎麼看都美,我們愜意地在小巷中散步,各自發掘有興趣的事物。

喔!日本人真是設想周到啊!
為期七天的日本行程,到底有哪些生活體驗開啟我的視野,讓我逐漸喜歡上他呢?看看我以下的整理吧!

※ 書籍篇
日本行第三天從吉祥寺回品川的JR線電車上,我看到坐在我對面兩位乘客手中各拿著一本輕薄短小的書籍閱讀,我用眼睛仔細觀察,發覺兩本書的書皮都是鵝黃色並點綴著簡單綠色花紋的圖案,上面沒有任何文字,當然也看不出書名,我很納悶為什麼日本的書籍不在封面上印出書名?後來經同學向老師提問,才知道在日本購書,結帳時店員會貼心問您是否要在封面外加一層包裝紙,好讓您在公眾場合閱讀時,有了這層包裝紙的遮掩,讓旁人無法探知您所閱讀的書為何?進而保有自己的隱私。同學玉惠有天晚上去車站的書店買漫畫,店員以日文問她要不要在封面加裝這層包裝紙?環保的玉惠以為重視禮品包裝的店員又要幫她把書用袋子包起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於是客氣回絕,因而喪失了日本購書的書皮包裝體驗,真是可惜。
(回到台灣後,從『創意@東京』這本書上得知,日本出版社在書出版二到三年後會推出文庫本,它比一般版的開本更小,方便閱讀者攜帶,而且價格也便宜很多。)
※ 廁所篇
閱讀完老師給的日本行前手冊,知道在日本上廁所可以把衛生紙直接丟進馬桶中,實際接觸日本廁所文化真的有眼界大開的感受。在這七天,我使用過的廁所都蠻乾淨,裡頭的垃圾桶雖小,卻不曾看到女性私密用品滿出來的現象,除此之外,日本廁所還規劃親子廁所、換尿布的設備台(吉卜力美術館直接放置木製嬰兒床供媽媽幫小孩換尿布,較有質感)、女士補妝的空間(我好像是在百貨公司看到的),而且日本的馬桶座墊有加溫功能,讓上廁所的人在冬天接觸馬桶座不會有冰涼的感覺。另外,還有所謂「音姬」的音效裝置,它會在我們噓噓時發出流水聲,避免讓外人聽到我們噓噓的聲音。在涉谷百貨公司的廁所裡,我還看到消毒馬桶座的裝置呢!

消毒馬桶座裝置:抽出衛生紙,按壓消毒液到紙上,再擦拭馬桶座。


上面這兩張廁所照片都是在繪本之丘美術館的女廁拍攝的,大家覺得它們有什麼差別呢?
上圖的馬桶比較低也比較小,我猜是專門給幼童使用的,下圖則是給大人用的馬桶。針對不同年齡而設計高低差異的洗手台,我在台灣和日本常看到,但繪本之丘美術館在設計時還考慮到參觀者年齡的差異,提供大小不同馬桶供參觀者使用,這在我整個日本行中,是唯一的一間,比較之下,感覺更為貼心了!
※交通篇

我們逛完吉卜力美術館,走了一大段小金井公園,卻未能如願參觀江戶東京博物園(趕不上四點半閉館時間),想到要再走一大段路回程路到車站搭車,大家心裡忍不住哀嚎,幸好彩鳳說我們身上的西瓜卡可以拿來搭公車,大家立刻鬆了一口氣,於是,我們在小金井公園西口等公車,公車站牌上除了可以看到簡單明瞭的公車行走路線圖外,還可以從電子時鐘知道下一班公車的到站時間,真是貼心服務呀!

雖然知道在日本行走要靠左邊,可是上街看到行人並不完全靠左邊走呀,於是我很放心的隨便我走,第二天晚上,我和同學先行到品川站購買西瓜卡,搭乘手扶梯時,彩鳳提醒我靠左邊,本來還想說沒關係的,往前一看,媽呀!怎麼一排人全按照順序靠著手扶梯的左側站立!原來右側空出來的空間是要方便趕時間的人行走,看到大家如此守秩序,之後的行程,每到要搭手扶梯的時刻,不用同伴提醒,我也能自動靠左邊站立,讓出右側走道了。

※ 飯店體驗篇


住在品川新高輪王子飯店六晚,發現床旁的矮櫃上會擺著一張小卡片,上面書寫負責清潔的工作人員名字,讓人覺得日本人服務真周到,連這種小細節都注重,如果住宿的客人對房間整潔有任何問題,飯店方面可以立刻得知清潔人員是誰,或許會請她協助處理,以示負責吧。我看到這張卡片很感動,覺得它代表一個人對工作重視的態度,因為有這張卡片存在,清潔人員會更認真打掃,以示負責吧!


臺灣的旅館大多會提供客人小包裝的清潔用品,自己使用的感覺是份量太多,而且還會製造小垃圾(而且常被住宿的客人A走),不論是在新高輪王子飯或是Rindoko Royal Hotel都會看到罐裝的清潔用品,目的是希望客人能酌量使用,不要造成浪費。

洗完澡習慣用棉花棒清潔耳朵的我,在新高輪王子飯店看到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設計,這根棒子一頭是棉花,另一頭則是塑膠製的耳耙子,我習慣用棉花棒清潔耳朵,有人則喜歡用耳耙子來挖耳朵,這個設計能一次滿足不同清潔習慣的人使用,真是太優了!我在台灣好像還沒看過,是不是因為製作成本比較高的關係呢?

※ 旅途地圖篇
我們在東京旅遊只用到JR及地下鐵的地圖,從不曾迷路過,我想這除了要感謝日本便利的交通網線及眾多且清楚的路標外,馬路兩旁清晰易懂的地圖也是功不可沒,它讓遊客輕鬆查看,就能立即知道方向。我們在看圖時,玉惠和彩鳳可能正專注在確認自己行走的方向是否正確?並評估大約要走多久,才不會影響接下來的行程?但我的考量卻是:要不要花點錢搭程交通工具好減少徒步的路程呀?(越到後來,怕死了走路的行程,我估算,在東京七天的行走量,大概可抵我ㄧ個月的健走量。)
玉惠和彩鳳正在研究地圖,如何走才能到達築地市場?
表參道的小巷中,外地遊客正在研究該區地圖。

除了上面所說的貼心設計外,當然還有其他做法讓我喜歡日本,譬如:在路口紅綠燈柱子上裝設方便盲人過街的警示器;農產品包裝上加印生產者姓名;以及公車上的車資顯示裝置也都讓人印象深刻。
農產品包裝上標示生產者
從上車到現在,車資是250円

難得的負面景象
我可以說從第一天開始就以崇拜的眼光看日本,似乎犯了「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毛病,覺得日本每一件事都比台灣優,導致開始幾天,『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猶如神一般崇高,個性很容易受影響的我,心裡老是嘀咕:為什麼日本可以這麼棒,而我們卻自以為是,老是在原地打轉?不過觀察日本幾天下來,腦海中卻開始不斷出現「真的有這麼好嗎?」的疑惑,我相信,人不可能有絕對的完美,一個國家,當然也絕不可能好到讓人找不出缺點。我一直想看看日本社會不完美的一面,終於,在上野公園看到一群遊民閒散的坐在公園中曬太陽,我似乎在這一刻感受到『他』人性的一面(終於不再那麼完美了),後來幾次團體搭交通工具,道德感較高的團員看到老年人上車,都會主動讓座,老人們衷心感謝的笑臉總是徘徊在我腦海中,久久不散,記得有位老婆婆在下車後特地奔跑追趕,找尋讓座的團員,向其彎腰道謝,我不禁疑惑:日本是個很有禮貌的國家,老婆婆衷心道謝是展現傳統禮貌的最佳典範,還是她對我們的讓座受寵若驚,因為現代日本年輕人已經少有這種讓座的舉動,於是老婆婆開心道謝?
東照宮外所拍攝到的遊民住所。日本夜晚寒冷,遊民住在帳篷裡面,應該很冷吧!(遊民在此搭帳篷,難道不會被警察驅趕嗎?)

Read more...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 Free Blogger Templates Joy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