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雲@見識日本人的嚴謹
>> 2010年2月28日 星期日
放眼望去皆美景
進入職場12年,以往出國都偏向走炙熱的東南亞路線,這次有機會和游老師前去日本,一下飛機,冷冽的空氣吸入鼻腔,精神頓時抖擻,透過機場的透明玻璃,放眼望去,一幅遼闊枯寂的景色,呈現出乾淨肅穆的氣氛。青少年時期即喜歡欣賞枯樹單獨矗立在田園中的我,搭機來到日本,本來還有時空交錯的渾惡感,一看到許許多多掉光落葉的樹木錯落在遠處的山丘及道路兩旁,讓我終於有身在異國的感受,才第一眼就喜歡上日本乾淨的街道、靜謐的建築,透過實地體驗半自助的旅遊行程,和同伴搭地鐵、靠著雙腳闖蕩日本某些景點的過程中,感受到日本人對隱私的注重、對弱勢族群的貼心關照以及成規的守法觀念,讓回到臺灣後的我有種恨不得大家趕快迎頭趕上,好讓外國人第一眼就愛上臺灣的心情。
從Rindoko Royal Hotel停車場往遠處山頭拍攝的景色
前往枥木縣繪本之丘路途中拍攝的鄉村空曠景色
日本乾淨的街道,怎麼看都美,我們愜意地在小巷中散步,各自發掘有興趣的事物。
喔!日本人真是設想周到啊!
為期七天的日本行程,到底有哪些生活體驗開啟我的視野,讓我逐漸喜歡上他呢?看看我以下的整理吧!
※ 書籍篇
日本行第三天從吉祥寺回品川的JR線電車上,我看到坐在我對面兩位乘客手中各拿著一本輕薄短小的書籍閱讀,我用眼睛仔細觀察,發覺兩本書的書皮都是鵝黃色並點綴著簡單綠色花紋的圖案,上面沒有任何文字,當然也看不出書名,我很納悶為什麼日本的書籍不在封面上印出書名?後來經同學向老師提問,才知道在日本購書,結帳時店員會貼心問您是否要在封面外加一層包裝紙,好讓您在公眾場合閱讀時,有了這層包裝紙的遮掩,讓旁人無法探知您所閱讀的書為何?進而保有自己的隱私。同學玉惠有天晚上去車站的書店買漫畫,店員以日文問她要不要在封面加裝這層包裝紙?環保的玉惠以為重視禮品包裝的店員又要幫她把書用袋子包起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於是客氣回絕,因而喪失了日本購書的書皮包裝體驗,真是可惜。
(回到台灣後,從『創意@東京』這本書上得知,日本出版社在書出版二到三年後會推出文庫本,它比一般版的開本更小,方便閱讀者攜帶,而且價格也便宜很多。)
※ 廁所篇
閱讀完老師給的日本行前手冊,知道在日本上廁所可以把衛生紙直接丟進馬桶中,實際接觸日本廁所文化真的有眼界大開的感受。在這七天,我使用過的廁所都蠻乾淨,裡頭的垃圾桶雖小,卻不曾看到女性私密用品滿出來的現象,除此之外,日本廁所還規劃親子廁所、換尿布的設備台(吉卜力美術館直接放置木製嬰兒床供媽媽幫小孩換尿布,較有質感)、女士補妝的空間(我好像是在百貨公司看到的),而且日本的馬桶座墊有加溫功能,讓上廁所的人在冬天接觸馬桶座不會有冰涼的感覺。另外,還有所謂「音姬」的音效裝置,它會在我們噓噓時發出流水聲,避免讓外人聽到我們噓噓的聲音。在涉谷百貨公司的廁所裡,我還看到消毒馬桶座的裝置呢!
消毒馬桶座裝置:抽出衛生紙,按壓消毒液到紙上,再擦拭馬桶座。
上面這兩張廁所照片都是在繪本之丘美術館的女廁拍攝的,大家覺得它們有什麼差別呢?
上圖的馬桶比較低也比較小,我猜是專門給幼童使用的,下圖則是給大人用的馬桶。針對不同年齡而設計高低差異的洗手台,我在台灣和日本常看到,但繪本之丘美術館在設計時還考慮到參觀者年齡的差異,提供大小不同馬桶供參觀者使用,這在我整個日本行中,是唯一的一間,比較之下,感覺更為貼心了!
※交通篇
我們逛完吉卜力美術館,走了一大段小金井公園,卻未能如願參觀江戶東京博物園(趕不上四點半閉館時間),想到要再走一大段路回程路到車站搭車,大家心裡忍不住哀嚎,幸好彩鳳說我們身上的西瓜卡可以拿來搭公車,大家立刻鬆了一口氣,於是,我們在小金井公園西口等公車,公車站牌上除了可以看到簡單明瞭的公車行走路線圖外,還可以從電子時鐘知道下一班公車的到站時間,真是貼心服務呀!
雖然知道在日本行走要靠左邊,可是上街看到行人並不完全靠左邊走呀,於是我很放心的隨便我走,第二天晚上,我和同學先行到品川站購買西瓜卡,搭乘手扶梯時,彩鳳提醒我靠左邊,本來還想說沒關係的,往前一看,媽呀!怎麼一排人全按照順序靠著手扶梯的左側站立!原來右側空出來的空間是要方便趕時間的人行走,看到大家如此守秩序,之後的行程,每到要搭手扶梯的時刻,不用同伴提醒,我也能自動靠左邊站立,讓出右側走道了。
※ 飯店體驗篇
住在品川新高輪王子飯店六晚,發現床旁的矮櫃上會擺著一張小卡片,上面書寫負責清潔的工作人員名字,讓人覺得日本人服務真周到,連這種小細節都注重,如果住宿的客人對房間整潔有任何問題,飯店方面可以立刻得知清潔人員是誰,或許會請她協助處理,以示負責吧。我看到這張卡片很感動,覺得它代表一個人對工作重視的態度,因為有這張卡片存在,清潔人員會更認真打掃,以示負責吧!
臺灣的旅館大多會提供客人小包裝的清潔用品,自己使用的感覺是份量太多,而且還會製造小垃圾(而且常被住宿的客人A走),不論是在新高輪王子飯或是Rindoko Royal Hotel都會看到罐裝的清潔用品,目的是希望客人能酌量使用,不要造成浪費。
洗完澡習慣用棉花棒清潔耳朵的我,在新高輪王子飯店看到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設計,這根棒子一頭是棉花,另一頭則是塑膠製的耳耙子,我習慣用棉花棒清潔耳朵,有人則喜歡用耳耙子來挖耳朵,這個設計能一次滿足不同清潔習慣的人使用,真是太優了!我在台灣好像還沒看過,是不是因為製作成本比較高的關係呢?
※ 旅途地圖篇
我們在東京旅遊只用到JR及地下鐵的地圖,從不曾迷路過,我想這除了要感謝日本便利的交通網線及眾多且清楚的路標外,馬路兩旁清晰易懂的地圖也是功不可沒,它讓遊客輕鬆查看,就能立即知道方向。我們在看圖時,玉惠和彩鳳可能正專注在確認自己行走的方向是否正確?並評估大約要走多久,才不會影響接下來的行程?但我的考量卻是:要不要花點錢搭程交通工具好減少徒步的路程呀?(越到後來,怕死了走路的行程,我估算,在東京七天的行走量,大概可抵我ㄧ個月的健走量。)
玉惠和彩鳳正在研究地圖,如何走才能到達築地市場?
表參道的小巷中,外地遊客正在研究該區地圖。
除了上面所說的貼心設計外,當然還有其他做法讓我喜歡日本,譬如:在路口紅綠燈柱子上裝設方便盲人過街的警示器;農產品包裝上加印生產者姓名;以及公車上的車資顯示裝置也都讓人印象深刻。
農產品包裝上標示生產者
從上車到現在,車資是250円
難得的負面景象
我可以說從第一天開始就以崇拜的眼光看日本,似乎犯了「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毛病,覺得日本每一件事都比台灣優,導致開始幾天,『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猶如神一般崇高,個性很容易受影響的我,心裡老是嘀咕:為什麼日本可以這麼棒,而我們卻自以為是,老是在原地打轉?不過觀察日本幾天下來,腦海中卻開始不斷出現「真的有這麼好嗎?」的疑惑,我相信,人不可能有絕對的完美,一個國家,當然也絕不可能好到讓人找不出缺點。我一直想看看日本社會不完美的一面,終於,在上野公園看到一群遊民閒散的坐在公園中曬太陽,我似乎在這一刻感受到『他』人性的一面(終於不再那麼完美了),後來幾次團體搭交通工具,道德感較高的團員看到老年人上車,都會主動讓座,老人們衷心感謝的笑臉總是徘徊在我腦海中,久久不散,記得有位老婆婆在下車後特地奔跑追趕,找尋讓座的團員,向其彎腰道謝,我不禁疑惑:日本是個很有禮貌的國家,老婆婆衷心道謝是展現傳統禮貌的最佳典範,還是她對我們的讓座受寵若驚,因為現代日本年輕人已經少有這種讓座的舉動,於是老婆婆開心道謝?
東照宮外所拍攝到的遊民住所。日本夜晚寒冷,遊民住在帳篷裡面,應該很冷吧!(遊民在此搭帳篷,難道不會被警察驅趕嗎?)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