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兒童文化產業探究課程 部落格發佈需知

日本兒童文化產業探究課程同學務必詳閱!

● 撰寫文章請依前例格式編排。
● 請務必於文末加上標籤,以利搜尋。如不知標籤如何設定,首篇可空白,由管理員新增後,未來請依標籤設定。

思瑩的日本見聞錄(二)女孩的模樣

>> 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


還記得林明子《第一次上街買東西》(1976)裡的那個穿著紅色背心裙的小姊姊嗎?林明子以自己身邊的兒童為臨摹對象,寫實紀錄著日本孩子的樣貌;而背心裙,則是林明子作品中常見的女孩穿著。這是不是表示在某種程度上,穿上背心裙是當時成人理想中的女孩服裝?而流行與否則決定了女孩什麼時候才能不穿背心裙?


不過,如果說女孩穿背心裙是一種流行,那麼,在林明子的第一本作品《紙飛機》(1973)即現身的背心裙,歷經38年,至今仍未被日本社會遺棄,那麼這股風潮也未免持續太久了。


就連在寒冷的冬天裡,背心裙仍牢牢穿在日本女孩的身上。事實上,裙裝幾乎可以說是日本女性的標準穿著。她們出現在地鐵裡、雜誌上與屋子內,有她們的地方即可見到符合她們身分的裙襬。


瞧,在「麵包超人博物館」內,無論是小小女孩、小女孩還是女孩的母親,絕大部份都穿著裙裝喔!


就連免費刊物也提供了無數的著裙女性形象。




在日本,似乎整個社會都很努力的在教導女孩如何扮演好女性的角色,如何在不同的階段成為符合社會期待的女孩。
以日本至今仍未消失的和服文化為例,如果不是真的在販賣和服的專櫃看到了這本免費刊物,我還一直以為和服文化之所以能夠通過時間的考驗,繼續留存在庶民文化中,是因為對自身文化的認同以及對文化傳承的使命感。然而,這樣的描述事實上過於簡化。原來當對自身文化的認同與對文化傳承的使命感成為一個企業的使命後,文化承受了企業的財務壓力,各式各樣的行銷手法出籠, 透過認識而包容,了解而認同,文化也因此得以更深入民心。


擅於行銷的日本人,不但願意花費一整頁的空間在宣傳品中教導讀者如何穿和服,也不厭其煩地教導讀者如何保存自己的和服,這些乍看之下「不是宣傳重點」的資訊,消除了存在於潛在顧客心中的疑慮,事實上有可能才是獲得客戶的聰明辦法。


而正因為這些資訊「可能用得到」,因此這免費刊物才更不容易被人看完就丟。而當這些資訊出現在一個人的眼前越久,就越容易被記得,最後悄然成為一個人的欲想之物。

再加上多元的週邊配備,好奇心很快就醞釀成購買欲了。

試想,從免費刊物到琳瑯滿目的書刊雜誌,同樣的女性形象不斷地反覆出現,不斷有各種聲音透過不同的媒體傳達給你成為某一種理想女性的技巧,成功率會有多高呢?

0 意見: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 Free Blogger Templates Joy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