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兒童文化產業探究課程 部落格發佈需知

日本兒童文化產業探究課程同學務必詳閱!

● 撰寫文章請依前例格式編排。
● 請務必於文末加上標籤,以利搜尋。如不知標籤如何設定,首篇可空白,由管理員新增後,未來請依標籤設定。

遊記:江戶東京建築園中的千與千尋

>> 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遊記:江戶東京建築園中的千與千尋

研究生:洪群翔、林敏瑜

壹、前言
        本來呢,一開始這趟去東京時,預定要寫的研究報告我們就設定了兩個選擇:「吉卜力美術館中的天空之城」與「江戶東京建築園中的千與千尋」。這是為了預防萬一有哪個景點去不成了,我們才不會完全沒辦法寫研究報告。
        吉卜力美術館是全團都有去的官方行程;而江戶東京建築園則是我們自己的自選行程,是繼2015年暑假去江戶東京博物館後,繼續參觀其子館的延伸計畫。
        所幸最終吉卜力美術館與江戶東京建築園都去成了。我們便選擇了拿「吉卜力美術館中的天空之城」來寫研究報告;「江戶東京建築園中的千與千尋」就變成兩篇遊記中的一篇了。
自選行程跑去江戶東京建築園這點,當然也是出自於對《神隱少女》的喜愛,那兒有《神隱少女》場景的原案參考出處,而且附加了江戶東京建築園曾經展過「吉卜力的立體建築展」。


貳、花小金井的南口與北口

        一月三十一號,這天早上,全團官方行程是先去了岩崎知弘美術館:東京。
        下午就是自由行動,我們就預定去自選行程的江戶東京建築園。
        事前,我們就查好各種交通資訊,如果懶得再換車、轉車,我們只要直接搭到花小金井站,然後走過小金井公園,就可以到江戶東京建築園了,聽起來真是美好!
        但,事情絕對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單純……
        我們完全忘記了東京的鐵道系統很多地方是「陸上」的,也就是說,一個站會有「前站」跟「後站」的差別。
        理論上,從花小金井站出來,應該是走南口會比較快…….但是、但是……

        因為我看到有麥當勞,就從北口出去啦~~出去啦~~出去啦~~
        (你在照片上沒看到,是因為你沒有麥達,麥當勞雷達,我有!)

        然後、然後,我就只能照一張日本麥當勞期間限定的巧克力醬薯條作為紀念了。(遮臉)
        不過,路痴永遠還是有一點好處的,北口可以午餐的店很多,南口沒有,我們到花小金井時,已經下午一點了,我們就在松屋解決了午餐。
        順帶一提,日本松屋的牛丼才算是人吃的東西,台灣吉野家最近cost down得實在……唉。

參、花小金井、白梅保育園與警察先生,就是這個人!
        吃完松屋的午餐,我們要繞過花小金井站,前往小金井公園。
        一路上,又是走在人家的住宅區,東看西看,就是一副死鄉巴老什麼都很好奇的樣子。我們還在人家幼稚園前面拍人家的午餐菜單,幸好是寒假,要不然一定會被居民報警處理:「喂?警察先生,就是這個人!」



肆、要從小金井公園進去喔!
        在手機電池沒電與足底筋膜斷掉之前,我們終於來到了小金井公園。

        這公園簡直大到變態的程度!
Google maps上看到好像不大,都是騙人的!

        這公園裡面有全尺寸棒球場就算了,還不是只有一個!



還有原始森林跟高壓電塔!


        說這裡是「小」金井公園一定是有什麼誤會,這明明是大金井公園。
        這裡大到會讓我們覺得台灣的公園一定都是發育不良的產物,要不然平平是公園,為何汗操差這麼多?
        而且,大歸大,不是沒有人喔,這裡到處都是來遛小孩的家長,全家出來其腳踏車的、野餐的、運動的,還有人在踢足球。

伍、終於到了,江戶東京建築園
        從花小金井站北口開始,我們最少走了二十分鐘,才終於穿過小金井公園,來到傳說中的江戶東京建築園。

        買了票,趕緊入場,人家可是天黑就關門了,我們每次逛博物館,都是早早就進去,然後逛到關館都還看不完。
        附帶一提,拿台灣的大學學生證去買學生票,在這裡是可以過關的,我們這次也有買到學生票,果然漢字無敵!
        可是很奇怪,上次東京風俗博物館,就是上野公園裡面那個、在不忍池對面那個小博物館,就沒有學生票,有點讓人訝異。

        進館後,發現今天有紙芝居的表演,就在東區,而且下午晚一些就有一場,本來我有點猶豫要不要去看?
        但最後,由於時間跟語言考量,我們只有「路過」表演場地而已。

        我們必須把時間省起來,直達這次參觀最重要的目的地,東區的澡堂:子寶湯。





        一路從遠處走近,心裡泛起了一股非常複雜的滋味。
喜的是這個澡堂看起來就真的是古蹟搬過來的,且保持的原汁原味、狀況極佳,十分精緻,絕對是貨真價實的日本老式澡堂。
憂的是,子寶湯澡堂整個建築物的大小,比我想像的小得太多,若不是拿來寫遊記,而是拿來寫專題報告,在我這個外行人的眼中、筆下,恐怕我是變不出什麼花樣能寫。(幸好最終專題是寫吉卜力美術館,所以子寶湯寫寫遊記,我可以專心搞笑。)
子寶湯跟當初我第一次去北京紫禁城時的第一印象完全相反。
在我剛下遊覽車,遠望紫禁城大門口時,第一瞬間的感覺是:「怎麼會這麼小?」
但,等我越走越靠近大門後,我很快就發現自己錯了:「不對,我錯了,這門也未免太大了吧?」
紫禁城的一切,看起來之所以好像感覺不大,是因為周邊廣場也很大,所有的東西都很大,比例一上去,我們就不會有那東西遠遠看過去究竟多大多小的實感,直到我們拿自己當比例尺來到定點,才會發現真實的大小是多少。
想著想著,我心中立刻出現了第二個疑問:「若宮老是拿江戶東京建築園的子寶湯當千與千尋裡巨大澡堂建築物的參考物,那麼真實的子寶湯這麼小,千尋的澡堂一定還有很多部分是參考其他東西拼湊起來的吧?那是拼湊了哪些東西?」
這問題研究下去,就不得了了,要查的資料就多了!
幸好,最終專題研究寫了吉卜力美術館與天空之城,要不然這個澡堂找資料一定會要了我的小命……
我們走進子寶湯,開始了室內的參觀。一瞬間,洗過21世紀日本溫泉旅館跟公眾澡堂的經驗與此情此景一對照,我有種自己走進時光隧道的感覺:「這就是二十世紀中葉的日本公眾澡堂?」





















        整個子寶湯澡堂就像個完美的藝術品展現在我們眼前,讓人不禁想起台灣臺北北投的溫泉博物館,但,北投的溫泉博物館相對與子寶湯,就沒有給人那種活生生的生氣感。
        北投溫泉博物館太重視「展」,把澡堂弄得太乾淨,什麼當年的痕跡都沒有留下,新得像是個沒人用過的建築物。
        可是,子寶湯就很不一樣,貼滿了各種昭和年代早期的海報、標語,甚至還有當初的價格與使用規則,雖然不致於讓人真的誤以為自己回到了昭和年代,但至少讓我們可以感受到:「策展人是有徹底研究過昭和時代的日式澡堂曾經會怎麼做?」
        即便與21世紀現在的日式澡堂相比,你也能很清楚地馬上感覺出子寶湯與現在澡堂的同與異之處。
        相同的是,一樣喜歡用壁畫,而且還都喜歡畫富士山或海浪等浮世繪,一樣的小塊磁磚貼滿滿,還喜歡藍色或綠色,一樣矮得要死的小水龍頭,一樣有提供臉盆,一樣有提供放衣籃。
        不同的是,21世紀是電車等四處各地在行銷大戰,澡堂已經不玩那套了,子寶湯裡面卻滿滿各種廣告跟海報;現在的澡堂產品改塑膠產品的多了,子寶湯用的卻是純正木造臉盆跟小凳子;子寶湯的巨大掛扇也是現在澡堂不再會有的了。
        子寶湯裡,有太多太多值得研究跟細細觀察的地方了。
        但,看來看去,看到要走時,我都一直有個疑問:「咦?放果汁牛奶的冰箱在哪裡?」
        也許,這個疑問,要很久很久以後,我再次到日本後才有機會得到解答了。

附錄、千與千尋其他場景in江戶東京建築園
        千與千尋除了參考了江戶東京建築園裡面的子寶湯外,我們還發現了有幾樣東西可能是從這邊參考來的,隨手貼幾張照片上來!




Read more...

傳統祭典面面觀--淺草節分祭 (102年暑期班碩三張春貴)

緣起

     日本自由行的那兩天我們到淺草參加祭典活動可以感受到日本人對傳統的維護及重視,好奇的是在東京大都會區中的傳統祭典活動是否因時代潮流而退燒筆者深感好奇。 



灑豆子趨惡鬼

       常在電視劇看到關於日本人參與祭典活動時大家會穿著和服參加活動,幸運的是,這次我們剛好親見整個祭典過程,跟著人潮進入仲見世街道,還沒走到淺草觀音前祭典活動已開始,一群人拿著白色燈籠上面寫著不同的人名,一開始感覺哪裡怪怪的?後來才想到日本和台灣習俗不同。白色燈籠在台灣代表辦喪事,廟會慶典活動則是掛紅色燈籠。而日本似乎結婚或廟會活動的主色是白色,白色代表純潔和平,日本新娘禮服就是純白色。 習俗不同心裡還真要有些轉折,不然總覺得怪怪的

        提燈籠的隊伍魚貫走進觀音寺內,筆者因無法跟著進入寺內只能站在台階下觀望。提燈籠遊行的人把燈籠掛好,站在護欄前法師出現和遊行人員,拿著一袋袋的豆子準備灑豆子儀式接著法師帶領撒出豆子,大家爭相搶接豆子灑豆子時我本來在錄影,想把過程拍攝下來給同學看,但看到豆子一直往我這兒丟大家又搶得好激烈,顧不得錄影就開始瘋狂搶接豆子了,等到灑豆子儀式結束發現竟然撿到十一包豆子真有趣!只是,撿完豆子仍感到納悶為何要撒豆子?跟台灣丟麻糬的意義一樣嗎



        
      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原來每年立春的前一天在日本被稱為“節分”,人們走進寺院和神社舉行各種活動,祈
求一年順利。 「節分」就字面的意思是「季節變遷的前一天」也就是「季節的分界」,依照舊曆,這一天的到來代表著冬天結束,春天來臨的日子。節分為2月3日或2月4日。二月三日是今年的節分祭,日本代表性的禮儀做法有自中國傳來的「驅鬼」儀式。進行方式是讓巫師戴上可怖的面具、去驅趕瘟神。在這天灑豆子驅鬼"Oni soto, Fuku uchi"(鬼外福內),希望在春天即將來到的這一天,把鬼驅除帶來一年的好運。不只如此每到這一天的傍晚,大家都會在自家的裡裡外外,一邊撒著炒熟的黃豆,通常是由一家之主呼出「鬼在外、福在內」的口號,意思是「幸運之神請進來!惡魔滾出去!」一般認為豆子具有袪除邪惡之氣的神聖力量。人們相信撒豆子的儀式,可以為家中招來幸運,並將不幸逐出家門。 既然灑豆子是為了驅鬼那為何還要撿豆子呢
       後來又查到另一個說法是另一個相關的習俗是吃下和自己年齡同樣數字的豆子以趨吉避凶。和家人一同吃掉與自己年齡相同數目的黃豆的話、據說那一整年就不容易生病。 這個似乎比較是撿豆子的理由。不過至於筆者要吃幾顆豆子當然是個秘密。佛曰「不可說
       另外還有吃捲壽司又是關西地區特有的節分祭習俗。捲壽司在日本又稱為恵方巻,節分祭吃的是包有七種材料,代表日本的七福神。所以在節分祭時,朝著當年的吉位不說話且一口氣吃掉捲著七種福氣的壽司,可以代表吃進所有的福氣。由於捲壽司的形狀又很像日本的鬼手上的狼牙棒,因此吃壽司也等於吃掉鬼的意思。近年來、也逐漸有「卷壽司外層再捲一層」這樣的做法。據說往緣起好的方向、安靜地吃完整條粗卷壽司的話、往後1年會有好事發生。節分祭典中最有名的就是2月2日∼4日在吉田神社舉行的節分祭、拿著盾與矛的方相氏驅趕藍、紅、黃三隻鬼、擊退鬼怪。另外在3日的火爐節、看燃燒堆疊在高7米的爐上的舊紙幣的樣子、更是整個祭典的壓軸。
      

      


風神與雷神鎮守淺草寺


         進入淺草觀音寺前須通過一個雷門及雷門下垂掛的紅色大燈籠雷門-表參道入口之門切妻造八腳門雷門首建於1000年以前,可說是淺草的象徵淺草寺入口的大門幾經火災焚毀後於1960年重建雷門正門入口處左右威風凜凜的風神和雷神二將,鎮守著淺草寺左面的是風神像,右面的是雷神像,正式名稱為「風雷神門」,通稱為「雷門」。慶應元年(1865年)被燒毀、1960年(昭和35年)、約1世紀之後以鋼筋混凝土再重建。我想風神和雷神應該是和中國的風雷神一樣,掌管大自然,守護著人民。不過門神或守護神好像多半是剛好兩個或是雙數好像很少是單數。不知是否有不可是單數的規定
      門內置有實業家松下幸之助於淺草觀音祈願之後病癒,作為報答而寄贈的紅色大燈籠。由此可見日本的寺廟也和台灣一樣許願後不論結果如何需要還願,有些需依照寺廟的規定還有些照自己的心意還有可能不需還。在台灣因為廟宇文化興盛,大多數人敬畏鬼神,或許還不敢造次;而日本是個有禮、節,且尊的國家,應該更加遵從規矩







      淺草寺日語:浅草寺),又名金龍山淺草寺,位於日本東京都台東區淺草二丁目,是東京都內歷史最悠久的寺院。山號為金龍山。供奉的本尊是聖觀音。原屬天台宗,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獨立,成為聖觀音宗的總本山淺草寺和台灣觀音寺一樣也是供奉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本尊通稱為「淺草觀音」。由於淺草寺擁有古代至中世・近世(江戶時代)長久歷史、故淺草寺遺跡藏有大量考古學上的重要的歷史資料
   淺草寺有一個傳說,在西元628年,那時日本的首都尚位於飛鳥(相當於現在的奈良縣境)地方,在淺草有兩位以捕魚為業的兄弟,名為檜前濱成和竹成。3月18日的清晨,這兩位兄弟正在隅田川捕魚,突然,某種特別的啟示傳入兩兄弟的腦海,進而從水中打撈出一尊觀音菩薩像。當時淺草的地方官土師中知得知這個消息後便趕往視察,一見之下,土師中知旋即發現,這座佛像乃是對於佛教徒來說相當重要的聖觀世音菩薩像。應此因緣契機,土師中知決心虔信聖觀世音菩薩,並將自宅改建為寺,終其一生奉獻於觀世音菩薩的信仰,這便是淺草寺的起源。
  之後,於西元645年,一位名為勝海上人僧侶來到了淺草,並為這座佛像建立了觀音堂。其後,勝海上人依從了一個由夢中獲得的啟示,決定將聖觀世音菩薩制定為所謂的「秘佛像」,也就是不得為人眼所直視。直至今日,這個規定依舊被嚴格地堅守著。不論日本或台灣,對於神諭仍然不敢冒犯


  淺草寺坐落在廣闊武藏野平原上的淺草地方,這裡原本只是個東京海灣邊的狹小漁村,卻因著參拜信眾的日益增加而逐漸發展。9世紀中葉,佛教派系之一的天台宗,其總本山延曆寺最高位階之高僧圓仁(794–864)蒞臨淺草寺,並為淺草寺製作了一尊與秘佛有著同樣身態的佛像置於大殿,供信徒膜拜。
  隨著時代進入鐮倉時代(1192–1333),淺草寺受到在當時可說是日本實際掌權者的將軍們虔誠地信仰,也應此,諸多歷史上有名的武將與文人雅士等便隨之逐漸地開始前往淺草寺參拜。在這些名人勢力的保護之下,淺草寺得以進一步地興建拓展境內的建築物。終於在進入江戶時代(1603–1867)後,淺草寺成為了江戶幕府一代將軍德川家康所指定的幕府祈願寺廟。整座寺院也因此而逐步擴建為更具威望之姿,並成為足以誇耀江戶文化和信仰的中心所在,達到了空前的繁盛興隆。
  就這麼,東京最古老寺廟的淺草寺,就這樣以「淺草觀音」受到日本各地人的親近和喜愛,每年有大約3000萬人到此參拜,可說已然成為善男信女等民眾信仰的中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7%BA%E8%8D%89%E5%AF%BA#/media/File:Toto_Kinryuzan_Senso-ji_zu,_1820.jpg



祭典代表著文化的傳承

         然而在東京如此現代先進的大都市中,卻仍和傳統古寺並存,且一點也沒有違和讓筆者有些訝異
這些古跡曾被毀壞又再次重建,代表著日本人對古蹟之重視
      以日本當地居民而言,這些祭典活動依然傳承著濃濃的傳統文化,而大家依然遵守著舊時的傳統觀光客而言參與祭典活動也等同參與日本文化,這是觀光客一直喜歡去日本光觀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文化保存代表各地方的文化傳承下來如果失去了文化那還剩下什麼?這或許是台灣發展觀光需要省思的問題 



http://web.kyoto-inet.or.jp/org/yasaka/setubun.html

http://www.city.kyoto.jp/sankan/kankoshinko/ta_news/chi/06/chi3-8.pdf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7%BA%E8%8D%89%E5%AF%BA


Read more...

2016日本東京之旅遊記(一):日本購物小記——職人精神與創意的結合 兒北二 陳怡妏


日本兒童文化產業專題
2016日本東京之旅遊記()
日本購物小記——職人精神與創意的結合
103兒文所台北班陳怡妏
到日本參訪除了知性的美術館行程,最期待的就是逛街行程了呀!日本總是給人好好逛、好好買的印象,怎麼能不好好把握呢?(笑)日本品牌常是品質保證的象徵,再加上商品一到台灣常發生日幣價錢直接被當台幣賣的驚人狀況,到了當地可不能錯過購物的好機會!

以上好嗎?幣賣的的印象

       這天我們特地到了2014在吉祥寺創立就有高人氣的Knot腕錶一探究竟,一路從吉祥寺車站走入小巷子,在幽靜的巷子間越走越深,終於在一個不起眼的轉角發現Knot本店了!一進店裡就被安靜﷽﷽﷽﷽﷽﷽﷽﷽﷽﷽
以上好嗎?幣賣的的印象
<藏身在巷弄深處的店面低調簡約,攝於2016年2月>
        一進店裡只感受到靜謐的氣氛,和同行的伙伴靜靜欣賞觀察,在店內中央放置著一組大桌,桌面上分隔成許多小格來放置手錶及錶帶,四周牆面也有展示櫃展示不同的手錶,明亮舒服的空間讓人一走進來就有很放鬆的感覺,我們好奇的到處看看,驚喜的發現Knot的錶頭和錶帶都可以依照自己喜歡搭配,一下子面對這麼多錶頭和錶帶的選擇還真不知道從何挑起,但我們也很快就發現其中的樂趣,過去挑選手錶時的確會遇到喜歡的錶面款式,卻不一定喜歡搭配的錶帶樣式,而Knot讓客人可以自由選擇,搭配出屬於自己風格的手錶,不用限於一般手錶款式的選擇,我在眾多錶帶中一眼就被帆布款式的錶帶吸引,而同行伙伴則選中日本風格的編織錶帶,即使搭配同一款錶頭,錶帶的搭配仍有相當不一樣的風格。
<店內展示的各式手錶,攝於2016年2月>
我們挑選著自己喜歡的款式,一位身著合身西裝的老先生親切地用著日文和英文介紹,教我們如何組裝自己喜歡的錶頭和錶帶,Knot利用獨特的EASY LEVER易拉扣快拆設計,不需要工具就能組裝手錶,帆布、編織、皮革錶帶的組裝方式略有不同,且組合起來的風格各異,質感與美感更是兼具,組裝後的試戴尤其令人驚喜連連,不虧被稱為低調時尚的Knot錶,連一向不習慣戴大錶面的我也忍不住被吸引住目光!
<左邊搭配Kumihimo京都昇苑編織的錶帶,右邊則是帆布錶帶,攝於2016年2月>
<搭配的過程也是一種樂趣,攝於2016年2月>

店內陳設的錶面與錶帶號稱可以搭配出2000多種不同造型款式,各種錶頭的價格從14,00020,000日幣,有不同錶框、錶面等設計,錶帶則是從2,0004,500日幣不等,有用櫪木皮革製作的各式錶帶,結合了日本傳統藝術文化,相當具有特色,也有利用日本傳統工藝Kumihimo京都昇苑編織的錶帶,是日本傳統手工編織技術的老師傅手工製作,本來我並沒有對此款錶帶特別有興趣,甚至覺得這樣的錶帶怎麼適合搭配比較偏中性簡約的錶頭呢?後來因同行的伙伴嘗試搭配後,才發現精緻的編織花紋如此百搭,戴起來比一般皮革樣式更年輕活潑,而具有流行手錶風格的Knot錶,品質到底如何呢?稍微調查了一下手錶品牌介紹,強調是日本製造的Knot錶使用CITIZEN/ SEIKO日本製造機芯加上錶面的藍寶石水晶玻璃,因此以這樣的品質嚴格來說價位也不算太貴,且又能提供這樣客製化的選擇,的確是相當吸引人的。
<利用易拉扣的巧思就可以將錶與錶帶組裝結合,攝於2016年2月>

<最後被我帶回家的新錶,攝於2016年3月>
       另外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這樣舒服的購物方式,商品一目了然的陳列展示,客人可以自在地挑選、試戴,也讓我想起在台灣去過日本Jins眼鏡的經驗,也是將所有眼鏡以乾淨明亮的展示櫃展示,讓客人挑選自己喜歡的款式,驗光後將鏡片與鏡框作組合,我個人非常喜歡這樣簡單透明的選購方式,其中更特別的是有許多鏡架款式也是採用可替換搭配鏡框的方式,跟Knot錶的概念類似,一組眼鏡可搭配一組三款式的鏡架,讓眼鏡和手錶不只具有功能性,更成了一種可變化搭配的造型配件,選購過程中頗負趣味與創意!
<配有三組可自由搭配的鏡架的眼鏡,攝於2015年12月>
<能夠變換的配件很容易讓人上癮,攝於2015年12月>
此行短短購物行程中,卻讓我深深佩服日本品牌的創意,能夠不斷讓商品創造更多價值,吸引不同族群,也許手錶在現今的功用不若以往,但加入了組裝的創意,手錶本身又多了時尚配件的功能,這樣時尚又客製化的手錶的確很吸引出追求個人風格的年輕族群,加上日本職人精神的實踐,質感與美感都讓人讚嘆,我們在過程中也看到不斷有客人進來店內挑選、配戴,顯示Knot錶的人氣果然不差!

Read more...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 Free Blogger Templates Joy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