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兒童文化產業探究課程 部落格發佈需知

日本兒童文化產業探究課程同學務必詳閱!

● 撰寫文章請依前例格式編排。
● 請務必於文末加上標籤,以利搜尋。如不知標籤如何設定,首篇可空白,由管理員新增後,未來請依標籤設定。

2016兒童文化事業專題研究報告:吉卜力美術館中的天空之城(日博10220103洪群翔、日碩林敏瑜)

>>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吉卜力美術館中的天空之城

研究生:洪群翔、林敏瑜

壹、研究計畫[1]

一、研究動機:

        這次研究這個主題的動機,當然是出自於我們對於吉卜力作品的熱愛了。
        至於選擇《天空之城》的動機為何呢?
        選《天空之城》,主要是因為我們這次要去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說到吉卜力美術館的能照相的幾個代表物,最出名的當然是「一比一原始尺寸巨神兵」!
        巨神兵之於《天空之城》的代表性,無庸置疑,但,除了巨神兵與湯屋外,吉卜力美術館裡還有哪些《天空之城》的經典代表場景呢?為何要選這些咧?這是我們很好奇的事情。

二、研究對象:

        今次的研究對象主要是一個旅遊景點對應一個吉卜力的作品:
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最初設計研究計畫時,有選擇兩研究對象,另一組是「江戶東京建築園,《神隱少女》(千と千尋の神隠し)[3]」。
會選兩個研究對象並非是貪心或真的覺得事情太簡單要加重自己的作業負擔,而是「我們深切地體悟到旅行行程的不可確定性,為了保證報告能順利完成,提前準備好備案。」
兩研究對象優先順序當然是以「吉卜力美術館中的《天空之城》」為先。
但,眾所週知的,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是限定入園的,即便我們預先都買到了門票,也沒有任何人能保證我們一定能順利入園進行參訪,更遑論園內基本禁止錄影照相……

再加上這趟日本行,事前的一波三折,從本來要去關西去不成,到半年後改去東京,然後再赫然發現我們預定的行程裡有一大半的景點閉館或換展……最終,我們還是感受到了巨大的不穩定性造成之壓力。因此,才會有了第二個研究對象作為後備:江戶東京建築園中的《神隱少女》。[4]
千幸,最終這次東京行非常順利,連我們2/1參觀吉卜力美術館時,天氣都很棒,無雨無雪,順利地完成了第一目標。
因此,「吉卜力美術館中的《天空之城》」就成了研究的本體主案,而江戶東京建築園中的《神隱少女》就成為了兩篇遊記中的其中一篇。

三、研究問題及方向:

很有趣的是,我們一開始預設二選一的兩對研究對象的先後因果邏輯是相反方向的:
1、《天空之城》先上映,後來吉卜力美術館設計時,刻意把《天空之城》裡的場景搬進美術館中。
2、江戶東京建築園先保留了大量江戶時代的建築,例如湯屋,後來才成為宮崎駿在創作《神隱少女》中湯屋等場景的參考資料。

(一) 編輯企劃的角度:

所以,在編輯企劃的角度上,思路也是相反的:
1、   設計吉卜力美術館時,選擇引用了哪些《天空之城》裡的場景?為何會這麼選?帶來了怎樣的商業效應?
2、    創作《神隱少女》時,選擇引用了哪些江戶東京建築園裡的場景?為何這麼選?帶來了怎樣的商業效應?

(二) 家長的角度:

        以家長的角度來看這兩對研究對象可能就沒有編輯企劃與兒童文學研究者那麼複雜了。
        家長重視的,多半只是「這個作品或旅遊景點能不能讓我的小孩開心?學到些什麼?」簡言之就是教育意義。
        因此,我們可能會著重研究這兩對研究對象在作為教育意義上時,所做的設計用心。[5]

(三) 兒童文學研究者的角度:

在兒童文學研究者的角度上,思路與編輯企劃相近的:
1、   設計吉卜力美術館時,選擇引用了哪些《天空之城》裡的場景?為何會這麼選?背後有怎樣的文化意涵?
2、    創作《神隱少女》時,選擇引用了哪些江戶東京建築園裡的場景?為何這麼選?背後有怎樣的文化意涵?
但這兩個立場在最終呈現上,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與狀態:
編輯企劃著重的是「這些選擇能帶來多大的商業效應」,簡稱能賺多少錢?
兒童文學研究者著重的是「這些選擇背後代表的文化意涵」,簡言之就是意識形態為何?

由於最終我們在選擇研究對象時,以「吉卜力美術館中的《天空之城》」為主體;因此在撰寫此份報告的研究成果時,我們會專注於針對研究問題與方向中有關於吉卜力美術館與《天空之城》的部份。


貳、研究成果

        根據前章的研究問題與方向,我們從以下三個方向來談我們的研究成果。

(一) 編輯企劃的角度:

設計吉卜力美術館時,選擇引用了哪些《天空之城》裡的場景?為何會這麼選?帶來了怎樣的商業效應?

1、吉卜力美術館引用了哪些《天空之城》裡的場景?
我們將在吉卜力美術館中所見的《天空之城》場景分為「館外」與「館內」兩個部分來分析:
(1)   館外
由於館外允許遊客拍照,所以我直接細數我所見得吉卜力美術館館外有的天空之城場景。
1、美術館外的《天空之城》場景



序號
照片
拍攝地點
《天空之城》場景
1


館外,屋頂花園

巨神兵
2


館外,一樓外
男主人公的家(動畫中,左側是燒窯用的大煙囪,美術館這兒的版本很明顯沒有蓋)









3

館外,通往屋頂花園的樓梯
城堡高塔
4

館外,屋頂花園
控制石
5

館外
整座城堡被植物掩蓋

(2)   館內
由於吉卜力美術館館內不允許照相,我們只能就自己的筆記來清點我們所見到的《天空之城》場景,部分照片取自官方介紹DVD宮崎駿とジブリ美術館(Miyazaki Hayao and Ghibli Museum》。
2、美術館內的《天空之城》場景
序號
照片
所在地點
《天空之城》場景
1
 

館內,1樓第一展廳
所有吉卜力作品的示意圖,有《天空之城》
2

館內,2樓第一展廳「準備室」
大量《風之谷》與《天空之城》的各種設定手稿,甚至可以看出主人公們早期的設定
3
 
館內,2樓第二展廳「作畫室」
《天空之城》的分鏡本,有黑白版,也有彩色版

2、吉卜力美術館為何選這些《天空之城》裡的場景?帶來了怎樣的商業效應?
其實,整個看下來,我們會發現:「吉卜力美術館中,選用的《天空之城》場景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多。」
館內外全部加起來,跟《天空之城》有關的事物粗看起來也才8項,直接與場景有關的就更少了。
《天空之城》在美術館出現的頻率,反而還不如《千與千尋》多;其實,理由也不難猜測,我個人推測:
(1)    商業考量,《千與千尋》賣得就是比《天空之城》好。
(2)    時間考量,《天空之城》是1986年的老作品,而《千與千尋》與美術館都是2001年。
但是!經典場景貴不在多,在於精!
《天空之城》雖然在美術館裡只出現了大約8項,比《千與千尋》少,可是,《天空之城》卻有一項每個來參觀的遊客幾乎都會照相的「一比一巨神兵像」。
甚至連官方介紹DVD宮崎駿とジブリ美術館(Miyazaki Hayao and Ghibli Museum中,剪輯出美術館建館過程只有短短幾分鐘,中間大半都是在吊這巨神兵。

        整座一比一巨神兵彷彿變成了迪士尼樂園中心的城堡,每個來的遊客都要拍照,連官方自己都拿來當宣傳品。
        雖然,這樣的商業效應難以量化,但無形的影響卻相當巨大。

(二) 家長的角度:

這個作品或旅遊景點能不能讓我的小孩開心?學到些什麼?
很遺憾地說,就家長的角度,看的往往是兒童文學四大特性中的教育性,而在吉卜力美術館內外的《天空之城》相關場景的教育性,大概會完全被家長無視之吧。
        因為,整個館內從地下室的第一個展廳開始,到二樓最後一個展廳,介紹完整個動畫製作流程,這是吉卜力美術館中教育性(動畫知識)最強的一個部分,可是動畫製作中比較醒目或比較會讓一般家長與小孩感到興趣的無非是「粘土人轉動的動畫原理」、「播放動畫」與「轉底片」這幾個專業度相對較低的部分裡,都沒有用到《天空之城》的。
        《天空之城》在館內展示的場景不是沒有,但,「設定稿」與「分鏡稿本」這兩樣東西,只對真正已經在研究或製作動畫的愛好者才有學習價值,專業度較高的部份是無法讓年紀較小的孩子們那麼快感興趣的,家長則更是如此。

(三) 兒童文學研究者的角度:

設計吉卜力美術館時,選擇引用了哪些《天空之城》裡的場景?為何會這麼選?背後有怎樣的文化意涵?
        對兒童文學研究者來說,看的是美術館選這些場景背後的文化意涵,我簡單將上述館內外8項與《天空之城》有關的場景,我推測的文化意涵表列如下:
3、館內外《天空之城》場景可能之文化意涵
序號
地點
《天空之城》場景
可能的文化意涵
1
館外,屋頂花園
巨神兵
《天空之城》的吉祥物代表;日本人對於一比一巨大機器人模型的執著(連初代鋼彈七十幾公尺的一比一模型都在台場搭起來過。)
2
館外,一樓外
男主人公的家(動畫中,左側是燒窯用的大煙囪,美術館這兒的版本很明顯沒有蓋)
這是美術館在公園其中一側的側門假裝自己是售票亭的龍貓玩偶所在地,後門上面也寫著Staff only,主屋大小看起來應該像是辦公室,但實際文化意涵很難推理,應該只是純粹選一個主人公的家來蓋。
3
館外,通往屋頂花園的樓梯
城堡高塔
在原作裡,主人公初降落天空之城,第一次遇到城內的巨神兵,就是在城堡某座塔頂;美術館也將一比一巨神兵放在館中的塔頂旁,應該算是一種努力的「再現經典場景」。
4
館外,屋頂花園
控制石
在原作裡,天空之城的控制石也是被植物們包圍著,美術館也是,一樣是「再現經典場景」。
5
館外
整座城堡被植物掩蓋
這算是宮崎老導演環保意識的一種意識形態展現吧?
6
館內,1樓第一展廳
所有吉卜力作品的示意圖,有《天空之城》
獎杯室,炫耀功勳用。
7
館內,2樓第一展廳「準備室」
大量《風之谷》與的各種設定手稿,甚至可以看出主人公們早期的設定
這個展廳是動畫正式進入製作的第一個介紹展廳,把他們最早兩個作品的初期設定稿放在這邊,很有初期對應初期的對照之感。
8
館內,2樓第二展廳「作畫室」
《天空之城》的分鏡本,有黑白版,也有彩色版
分鏡本放哪個作品的其實都可以,而實際上美術館也不只放了《天空之城》的,所以很難推測有《天空之城》分鏡本有什麼深刻的文化意涵,最多只能說「策展者認為《天空之城》的分鏡本適合這裡」。


參、結論

        參觀完吉卜力美術館後,老師跟我說了一段話:「美術館裡有關於作品的部份是不是比想像中的少?」
        是啊,比想像中的少很多。
        若單純當一個小孩,我會覺得吉卜力美術館真的是各種玩具比展廳更有意思。
        可,作為一個編輯或研究者,我卻不太能這樣輕易地「玩耍」,我必須認真地看展廳與研究其安排的用意。
        很明顯地,吉卜力美術館並沒有打算要教育或推銷什麼東西的想法,也沒有一般美術館或博物館陳列大量展品或解釋某些資訊的意圖,因為這些對孩子來說毫無意義與價值。
        小孩喜歡的,就是看到有粘土人跳舞就趴過去看、有樓梯可以爬衝上去、有小空間就鑽進去、有可以轉的動畫底片就去轉轉看、有天空橋就跑過來跑過去、朝著龍貓公車玩偶抱上去、看到有巨神兵就衝上去拍照。
        無庸置疑地,吉卜力美術館完全滿足了小孩的喜好。
        而它幾乎無視研究者的期待。
        即便,吉卜力美術館裡有什麼東西能引起研究者的注意,這也肯定只是順便的好處,絕對不是策展人預設的原始想法。
        你要研究,你就來我們的書店買書回去自己看吧!

        不過,我們並不討厭這樣的吉卜力美術館。
因為,我們心中還是有個小孩。
我絕對不會告訴你,我其實也去爬了那個幽靈塔的小小旋轉樓梯……


參考網頁及書目

(一) 參考網頁:(依擷取時間先後排序)

三鷹の森ジブリ美術館 2015/01/14 < http://www.ghibli-museum.jp>
《維基百科》: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2015/01/14
http://4travel.jp》:三鷹の森ジブリ美術館(三鷹市立アニメーション美術館) 2015/01/14 <http://4travel.jp/domestic/area/kanto/tokyo/tama/mitaka/museum/10013442/>
江戸東京たてもの園 2015/01/14 <http://tatemonoen.jp>
《ウィキペディアについて》:江戸東京たてもの園。 2015/01/14
Hot Chick趴趴走 “[國外旅遊]江戶東京建築園” 2015/01/14 < http://hotchick.pixnet.net/blog/post/41846848-[國外旅遊]江戶東京建築園>
Traveltotokyo “東京景點筆記:江戶東京建築園” 2015/01/14 < https://traveltotokyo.wordpress.com/2014/12/04/tatemonoen/>
sebox “這不是我看的《神隱少女》:為父母贖罪的雛妓少女” 2015/01/14 <http://www.hypesphere.com/archives/58742>

(二) 參考書目:(依取得時間先後排序)

Animage編輯部著,《THE ART OF 天空之城(THE ART OF LAPUTA)》,臺北市:台灣東販,2015215日。
宮崎駿著,林子傑、張文俊譯,《THE ART OF Spirited Away 神隱少女》,臺北市:台灣東販,2010122日。
游珮芸編著,《大家來談宮崎駿》,臺北市:玉山社,2011217日。
中島ゆかり、河村孝司編集,《三鷹の森ジブリ美術館(Ghibli Museum, Mitaka)》,東京都三鷹市:財団法人徳間記念アニメーション文化財団,2002430日初版,2012630日増補改訂版(第三版)。
齋藤良一等著,《千と千尋の神隠し―Spirited away (ロマンアルバム)》,東京都:德間書店,2001910日初版,20011013版。
東京都歷史文化財團著,《江戸東京たてもの園解說本》,東京都:東京都歷史文化財團,2003331日初版,20147319版。

(三) 參考影片:(依上映時間排序)

《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ュタ)》,導演:宮崎駿,日本:吉卜力工作室,主要演員:橫澤啟子、田中真弓、初井言榮等,1986/8/2
《神隱少女(千と千尋の神隠し/せんとちひろのかみかくし)》,導演:宮崎駿,日本:吉卜力工作室,主要演員:柊瑠美、入野自由等,2001/7/20
宮崎駿とジブリ美術館(Miyazaki Hayao and Ghibli Museum》,導演:Yves Montmayeur,日本:ブエナ・ビスタ・ホーム・エンターテイメント,主要演員:高畑勲、宮崎吾朗、宮﨑駿等,2005/03/18




[1] 此處的研究研究計畫已經是第二個版本,原始第一版的研究計畫內容為「吉卜力美術館中的天空之城與江戶東京建築園中的千與千尋」,但江戶東京建築園的部份在第二版中已移至「遊記」的部份撰寫。
[2] 此處本來是一張網路上的巨神兵照片(照片來源:http://img.4travel.jp/img/tcs/t/tips/pict/src/107/873/src_10787374.jpg),現在這張是我們自己照的。
就跟網路上那句「颱風天就是要去泛舟」類似,去吉卜力美術館當然就是要看巨神兵啊!
[3] 洪群翔:基本上呢,我對於千と千尋の神隠し的中文譯名叫《神隱少女》的不滿是出了名的,台灣代理商每次都亂取片名,不三不四,讓人惱火。在中文口語上,我個人還是喜歡稱這個作品為「千與千尋」。這部作品上映那年,我大一,我還特地為這個作品寫過感想文,結果按照慣例竟然又被台灣片商抄去當宣傳文,抄也不完整抄,還故意「神隱」了我罵他們亂取中文片名的那一段;加上後來我《千年女優》感想文也被台灣片商抄的事情,兩次都還不著名出處是我的文章,是我寫感想文的寫作經驗上其中很不愉快的前幾名之二,後來就很少公開寫感想文了。
[4] 一對研究對象成為報告主題,另一個成為遊記,這當然是最佳狀況,也就是兩個景點都有成行才有辦法辦到;如果其中一個沒去成,那就只能放棄遊記。
[5] 關於教育意義上的設計用心程度,就不得不提一下「江戶東京博物館」,2015年暑假我們去了這個博物館,本來只打算逛半天,最終花了幾乎一整個白天都逛不完,其中不只日英文標示及語音導覽,江戶東京博物館的常設展竟然還準備了幾乎全程的「中文及韓文標示、介紹及語音導覽」,而且是免費借用語音導覽!內容包羅萬象,大概社會課本上看得到的所有角度,從自然歷史、社會歷史、自然地理、社會地理、農業發展、水利建設、工業發展、商業發展、城市規劃…..等等那裡通通都有,光是在這個博物館裡所學到的江戶跟東京知識,大概就超過我這輩子之前所有累積下來的知識量!江戶東京博物館對於教育意義上的用心程度,我們只能感到佩服無比。

0 意見: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 Free Blogger Templates Joy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