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野神社與明治神宮--參拜之傳統習俗體驗(元儷日本見聞2)
>> 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無論是在日本動畫或是日劇中,神社都是常常出現的場景,這應該是屬於日本生活文化中的一環。在臺灣的金瓜石,我們曾去探訪黃金神社的遺址,來到日本,當然要體驗一下如何參拜日本神社。這次的日本行,我們首先參觀的是自由之丘附近的熊野神社,之後則去探訪明治神宮。
自由之丘的熊野神社,見不到太多的觀光客,我想這應該是屬於本地人所參拜的神社吧!環境小巧清幽。
我們聽從僑緯的指示,
先到手洗社洗手、漱口,
接著走到了賽錢箱丟下100円,
開始許下願望,
然後拍兩下手,
再搖晃拜殿上的鈴鐺,就算完成了儀式。
(不過,等我回到了臺灣,查了網路上的資料,才知道其實參拜神社有更繁複的手續。不但洗手、漱口的方式有其順序,丟下的錢幣也有其意義,一般是5円、而順序應該是先拍手、搖鈴才許願……)
詳細方式如下:
http://tw.myblog.yahoo.com/jw!VW4EFH2fHxnSv01Ah0yqcqgt5qI-/article?mid=4249
http://tw.myblog.yahoo.com/macha-dango/article?mid=4426&prev=-1&next=4249
雖然參拜的順序不甚正確,不過就當作是一種文化體驗。畢竟身在臺灣的我們信奉的並非神道教,而是佛教、道教、或臺灣傳統民間信仰。
之後參觀的明治神宮則是給人完全不同的感覺。座落在東京都澀谷區的明治神宮,地處東京市中心,佔地70公頃,緊挨著新宿商業區,占據了從代代木到原宿站之間的整片地帶,是東京市中心最大的一塊綠地。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顯示:
明治神宮於1920年11月1日啟用,是供奉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太后靈位的地方,是日本神道的重要神社。
政府對明治神宮的修建非常投入,從全國各地和朝鮮、台灣運來365種12萬株樹木種植其中。神宮前南北參道交會之處的大鳥居,是日本最大的木製鳥居,現存的鳥居則是在1975年間以台灣丹大山樹齡1500年的扁柏,依照1920年的形制與寸法重建而成。
明治神宮的主要建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炸毀,1958年11月重新建造完成;現在其南部地帶改為代代木公園;西部由市民捐款建造一個棒球場——明治神宮棒球場;南面圍牆外是著名的表參道,對面是為1964年東京奧運會修建的船形體育館國立代代木競技場。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8%8E%E6%B2%BB%E7%A5%9E%E5%AE%AE
走進明治神宮附近的神宮橋,可以看到的是一整排高大的樹木列於兩側,寬廣的參道使人的心情寧靜,我們漫步於樹木之間,緩緩向主殿前進,清朗的氣息使人不自覺得放輕自己的腳步、放低說話的音量。
日本的神社建築方式古樸簡單,與臺灣廟宇繁複的雕刻、剪黏、屋瓦堆砌大不相同,走進明治神宮的南神門,迎面而來的是三面圍繞的書法展,下面這張照片是我最喜歡的幾幅,頗有寓意唷!
接著還可以看到許多的觀光客(或參雜了些本地人),在寫許願籤,聽同行的先生說,寫了許願籤後,必須要花500円去買繪馬,再把它掛起來,才算是完成許願。看著大夥一起寫許願籤、掛了滿滿的繪馬,真的有些衝動,想要再來一場文化體驗。
走到了另一側,看到了販賣御守的地方,更是人滿為患。身心健康守、夫婦相合守、合格成就守、緣結二人守……每個至少都是800円起跳,看著大家買御守,當下也有了買紀念品的衝動。
而這時候,同行的先生開始在旁邊念著:「你又不是信神道教的,買繪馬、御守是要做什麼?」稍微精算了一下,買繪馬需要臺幣175元,買御守至少要臺幣280元,如果只是當紀念品,買起來實在有點貴。而回憶以前朋友所贈送的御守,無論是臺灣買的還是日本帶回來的,最後也只是躺在抽屜中,帶在身上的機會不多,或許買御守只是為了一個如日劇般為人祈願的浪漫的念頭,在幾番考量下,最後還是決定,就純欣賞吧!
決定不買繪馬和御守後,忍不入幽幽的向先生念著:「我只是想要感受一下當地的傳統習俗,怎麼每樣東西都要花錢啊!」
是啊!回想來日本之前,我們到行天宮拜拜,除了自己準備祭拜的貢品,其餘一律免費,不需準備拜拜的香支、不需投遞香油錢、許願不用錢、擲杯不用錢、求籤解籤不用錢、收驚不用錢、甚至還提供免費的平安袋、平安卡……只能說,我們臺灣真是寶島,神明真是太大方了!
以下是行天宮的介紹,看了之後對常常參拜的行天宮有了更多的了解呢~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A1%8C%E5%A4%A9%E5%AE%A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