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超人博物館研究報告(98日間班碩二 )
>> 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黃立平9800103、何思瑩9800116、黃貝云9800117
壹、 前言
A:「妳比較喜歡吉卜力美術館還是麵包超人博物館呢?」
四歲妹妹:「麵包超人博物館。」
A:「你比較喜歡麵包超人還是細菌人呢?」
四歲妹妹:「麵包超人。」
A:「那你討厭細菌人嗎?」
四歲妹妹:「不討厭。」
《麵包超人》(Anpanman;アンパンマン)是柳瀬 嵩(Yanase Takashi;やなせ たかし)(1919-)以他於1968年發表的作品為藍圖,在1988年推出的電視動畫,至今以播出超過1000集,並於2009年6月24日,以創造超過2000個角色締造了「登場人物最多的動畫片系列」的金氏世界記錄 。根據日本出版資訊統計,自1976年柳瀬 嵩出版第一部《麵包超人》童書起,截至2006年9月26日,《麵包超人》童書在日本已賣出超過5000萬本 ,可見《麵包超人》對於日本的兒童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2007年,在日本Bandai玩具公司針對2000名兒童(男女人數各1000,分成四個年齡層,單性別各年齡層皆為250人)的調查中 ,《麵包超人》是日本0到12歲的兒童族群中最受歡迎的虛構人物(21.0%),其中又以0到5歲的幼兒為主要的支持者,在0-2歲與3-5歲兩個年齡層中,《麵包超人》皆為首選(58.8%、20.4%)。
本次小組成員於2011年1月22日前往日本橫濱市的麵包超人博物館(Anpanman Children’s Museum & Mall)進行考察。出發之前小組擬定的研究計畫旨為探索《麵包超人》在台灣知名度和影響力與在日本間的差異,《麵包超人》與食物之間的關係,與《麵包超人》卡通中的性別問題。實際到現場考察的結果發現研究報告的呈現勢必會因為現實的考量而有一些修改,其中,《麵包超人》在日本之所以會那麼有影響力(特別是針對幼兒),與其卡通與其他相關週邊產品的開發與宣傳有很大的關係,而台灣目前僅有《麵包超人》的卡通,周邊商品並不多見,有的話也是零星的出現,並無法構成一個夠龐大、有影響力的主題網路。因此在最後研究報告的呈現決定以橫濱麵包超人博物館當中的主題網路為主,博物館展場的呈現與遊客在其中的關係、麵包超人主題與周邊商品形成的「商業互文本」(commercial intertext)、並探討商品與場所中隱含的性別議題。
前往麵包超人博物館的路上,抱著、牽著小孩的目的地都是麵包超人博物館。
貳、展場的呈現與遊客在其中的關係
深受日本幼兒喜愛的麵包超人,在柳瀬 嵩的故鄉高知縣設有柳瀬 嵩繪本館與麵包超人美術館,橫濱市的麵包超人博物館(Anpanman Children’s Museum & Mall)則特別強調「兒童」兩個字,另外也在各地的百貨公司中設立專賣店或擺放遊戲機,周邊商品的年銷售額估計達上億 。
與高知縣的麵包超人美術館不同的是,橫濱市的麵包超人博物館的票價並不會因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優惠,成人與兒童的差別只在於1歲以上12歲以下的兒童,入館都能獲得小贈品。
兒童票與成人票的價格是相同的,但顏色不同,還附贈塑膠波浪鼓一只。
而從位於橫濱市的麵包超人博物館內不同區域的營業時間,如:設有紀念品販賣部的主題館為10:00-18:00、購物商場10:00-19:00、麵包超人餐廳10:00-20:00,可以發現這間結合購物商場的博物館強調的是周邊商品的販賣。
那麼,這座針對兒童設計的麵包超人博物館又是如何迎接來到這裡的兒童與成人呢?
一、 基本設施
一進麵包超人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廁所,對父母親而言是非常貼心的空間規劃。對於剛進入博物館或是已經逛完準備要出去的人們來說都很貼心,只可惜廁所只有兩間(其中一間是可供育兒的廁所),經常處於排隊等待的狀態,不如博物館中其他廁所方便。
就連躲在角落的窗戶都經過巧思。可以說整個園區完全的模擬了卡通中的世界與情境,走到哪裡都可以看到各種卡通人物。能夠進入一個周遭完全是自己喜歡的卡通中的情景與角色的地方,不管對誰來說都是一件令人興奮與開心的事吧!
樓梯間也有醒目的安全提醒,以色彩與圖畫來表示,一看就知道在樓梯上跌倒是件很危險的事,家長看到可以藉此提醒小朋友看看圖片,走樓梯要小心。
其實除了樓梯間之外,如飲水機的設計也是相當周到完善,飲水機上貼有清楚的告是說明使用飲水機的注意事項,在熱水的部分也改成「常溫水」以防兒童燙傷,飲水機右側有整齊排好的紙杯,左側有兩種垃圾桶,紙杯丟一個垃圾桶,沒喝完的飲料或水倒入另一個桶子,可謂周詳衛生的乾濕分離策略。
廁所環境的設計也相當貼心,每一間女性廁所中都有可以安置小寶寶的安全座椅,甚至還有一間特別大間的,可供母親(因為只能拍攝女廁)與兒童一起上廁所。洗手台的設置也是一高一低,考慮到兒童使用得高度,有些甚至還設有小階梯,可讓身高更低的兒童使用,他們可以自己去洗手,而不用讓大人抱起來洗手,對兒童來說也有更多的機會學習生活。
二、靜態展示
在入口排隊處色彩鮮明的卡通人物展示窗,吸引許多兒童佇足研究。高度是正好讓兒童能站著看或蹲著看的高度。讓兒童可以觀看平時在電視上認識的卡通人物在框框裡面呈現的故事。
展品擺放的位置適合幼兒的高度,也符合幼兒尚未社會化的觀看方式。他們可以盡情地用眼睛看、觀察,伸手觸摸、探索,甚或在場地中爬來爬去,有些設施就設置在地板上,小孩子可以直接趴在地上好好地研究一番,讓兒童本身就擅長的方式去探索、玩耍。
場中有許多與兒童身高相仿的卡通人物模型,小朋友可以恣意擁抱卡通人物。
而整座博物館最冷清的地方就是麵包超人畫展區了,幾乎不見任何兒童的身影。因為小孩都繞過一圈後就轉往其他地方(沒有可玩的東西),家長也不容易留在這裡觀看,因為這裡的家長都陪伴在子女身邊,或是坐在遠處觀看,或是站立附近拍照,或是蹲著與孩子同樂,總之都會守在小孩子的身邊,或許是因為人多,也顧及了小孩子遊戲中的安全吧。因此,畫展區以及作家身平介紹的區域只有少數幾位成人有時間駐足觀看。
三、動態展示
幼兒可以在這個三層樓的博物館內,擔任冰淇淋店店長、桿麵糰,還可以假裝在生火烤麵包。這些設施都以讓兒童必須親手動作才會有反應,因此兒童在博物館中除了摸摸看看,還有可以親身操作的設施。
兒童在麵包超人博物館內不斷地發現新的驚奇,而大人呢?大人又怎麼參與兒童與卡通人物的世界呢?
他們拍照。
這項設施小朋友除了可以從框框中探出頭讓父母拍照之外,地板上有踏板可以踩,會讓鍋蓋打開,一直踩的話看起來就像鍋中食物正在沸騰的樣子。也是一項「有動作,有回應」的設施。
像這樣需要動作來完成的設施還有許多,麵包超人博物館中的遊戲設施與主題有許多與生活教育、兒童身體動作與認知發展等等有關,還有可以動手繪畫的電腦軟體、各種積木與模型玩具等等。展場中也有不少具有造型的椅子(如樹幹)可供家長坐在一旁休息,就近關照小孩。
這種滾筒可讓小孩動手轉動,觀察並發揮創意、想像力搭配出一種自創魚的樣子,也可更按照邏輯地根據魚頭、魚骨、魚尾來仔細配對每一個部位應該有的樣子。
在這樣的空間中,家長們也有了自然的情境,蹲下來,陪伴孩子。跟孩子一起討論其中的事物與故事,小孩與父母同樣都在想像力與視覺的情境中愉快的探索。
在麵包超人博物館中的一角設有玩具瓦斯爐,只要轉動開關,假的火苗就會竄出。而四位家長中,有三位都在兒童靠近玩具瓦斯爐時,立刻機會教育告知兒童爐火會燙人,必須特別小心。因此在遊戲現場幾乎很難觀察到任何充滿好奇心的兒童把手伸進假火苗中的情形。
四、遊樂設施
一二三樓都逛過之後回到一樓就有更具動態的遊戲設施可以玩,在溜滑梯的上下兩側都有工作人員隨時保護兒童遊玩中的安全。
由此可知,橫濱麵包超人博物館在主題館中的種種設施,由最基本的廁所、飲水、樓梯間、座椅,各種展示品與手動設施,到可供視聽的劇場(人形劇、紙芝居),都是經過細心的安排與仔細周詳的貼心服務所組成的。
除了室內的展場與遊玩空間之外,在半室外的一個角落還提供了一個更具動態性的場所,在這裡家長跟小孩能夠一起玩麵包超人博物館特別設計的「麵包超人球」。值得注意的是,遊戲區裡大部分的東西在購物區皆有販售,因此幾乎等於是一座商品試玩中心。
這個有陽光照進來的場地可供親子玩球娛樂,球的造型有兩種,一種是麵包超人的臉,一種是細菌人,球的大小約為兩顆籃球的體積,但是質地輕巧又有彈性,非常適合給幼兒玩。球場的入口處備有殺菌噴罐,可讓大人兒童在玩完球以後洗洗手。
參、麵包超人與其周邊相關商店、商品
許多著名的電視、電影、書、或卡通都會引伸出與其相關的各種產品,形成了「商業互文本」(commercial intertext),《麵包超人》也不例外,而橫濱市的麵包超人博物館更是集合了所有這些相關的「商業互文本」集一館,以《麵包超人》卡通作為主題,整合了一個兒童(知性)遊樂場所應該有的項目,將其延伸至各種不同的空間與遊戲中,在麵包超人博物館中可以看到麵包超人的各類書籍與DVD,麵包超人的多種麵包、與其他各類食物(結合麵包超人形象的人形燒、肉包、可麗餅等),甚至還有堪稱小型百貨的麵包超人周邊商品區;各種商品應有盡有,每種商品都直指《麵包超人》的各種角色形象與主題,讓人在一天的行程之中不斷重複地接收麵包超人的各種電波。
在麵包超人博物館中,除了主題館參觀路線以外,最吸引大小遊客部分,就屬關於麵包超人系列的周邊商品了,就像博物館常會有附設的紀念品部門外,在麵包超人博物館中,可以見到的還有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商店,就宛如進入了一個專屬麵包超人的世界,而隨處可見的商店與商品,全都印上了麵包超人卡通人物中的LOGO與圖案,不僅僅是小朋友們動心,就連大人們也掉進了這個可愛且令人著迷的麵包超人世界!
在商店販賣商品部分,細分為多種商店,包含了日常生活的食、衣與用品等部分外,而對於消費族群往下延伸,更細分為女性兒童與男性兒童的族群種類,在男性兒童方面,則有專門販售麵包超人圖案車車或飛機系列的玩具,而女性兒童則鎖定販賣麵包超人玩偶、娃娃或一些可愛的裝飾品為主。在如此不把「麵包超人」設定為成專屬於男性或女性兒童族群所喜愛的中性卡通角色,則可同時擁有兩方面的粉絲外,而之後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更是不容小覷。
一、麵包超人雜貨紀念品商店
在各式各樣的商品與周邊商品中,麵包超人博物館很細心地一一為遊客們區分,在參觀完園區之後,相信小遊客們一定都會想帶一隻可愛的麵包超人回家,所以在參觀動線出口處,園區設置了一小區域,專門販售屬於小遊客們的小SIZE的關於麵包超人系列的相關商品,小小麵包超人系列的娃娃與玩偶讓小遊客們愛不釋手,父母也願意花錢買單。
二、麵包超人繪本商店
除了關於玩偶與屬於小遊客們的紀念品外,在麵包超人博物館中,也有一家專屬於麵包超人系列繪本的商品,在繪本館中,除了有最新且最齊全的各類繪本外,也將麵包超人系列繪本細分為各種類的擺設方式,如適合各種年紀兒童系列的繪本、漫畫類型的繪本或最暢銷熱門的類型繪本都會分門別類擺設,一目了然,且多種繪本都會與不同主題結合,形成類似主題教學的繪本,例如學習認識時間(時鐘)的功能型繪本。當然也有純粹以麵包超人劇情故事為主的繪本,讓大小讀者們可以各自挑選適合自己的麵包超人繪本。
三、麵包超人服飾商店
商品街中,還有一家專賣麵包超人系列的服飾店,在店裡可以看見擺設了許許多多印製著麵包超人圖案的衣服,除了讓父母可以在此為兒童挑選衣服外,小朋友們也能有機會學習挑選自己所喜歡的麵包超人圖案,讓小朋友們也能培養擁有自主選擇的能力。
四、麵包超人理髮店
要讓小朋友乖乖坐在椅子上理髮而不會動來動去搗蛋,應該是讓許多父母頭痛的一個問題,在麵包超人博物館中,很特別地設置了一家「麵包超人理髮店」,很細心地在理髮店中,除了設計了許多麵包超人圖案的畫像與玩偶外,在鏡子前也有架設撥放麵包超人動畫的卡通片,讓小朋友們覺得理髮不再是一件等待而無聊的苦差事,也以麵包超人飛行中的英勇模樣做成理髮椅,彷彿就像如果乖乖地理完髮,就像麵包超人般地神氣英勇呢!
五、麵包超人麵包店
在園區中,販賣食物的商品都不約而同地印製上麵包超人的圖案,而在園區中也有一家專門烘烤麵包超人卡通人物的麵包店,在卡通中,有一個專門製造麵包超人的果醬爺爺,在園中則將果醬爺爺搬出了卡通,在現實之中為遊客們烘烤美味可口的麵包,而出爐的麵包的圖案則以麵包超人系列角色為主,其中販售最好的當然就是麵包超人圖案的麵包,內裡則有紅豆餡,而咖哩超人中則有咖哩餡,在角色名稱與麵包內餡可以相呼應,讓每吃下的一口都可以有驚奇感受。
而且因為遊客量實在太多,為了讓遊客在店內選擇麵包時能有優質的空間,麵包店是有限制人數的,要等有人買完麵包出去後才會再讓下一位客人進店選購,因此在店們口排隊人潮很多。但即使等了很久,大家還都是保持著愉快的心情耐心等待,在等待的過程中,可以透過玻璃窗看見整個麵包的製作過程,讓在外頭等待的大小饕客們迫不急待想嚐嚐看。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店員們會集合起來一起唱麵包超人的歌,一邊拍拍首唱著歌歡迎店內的小朋友與大朋友,此外店內精緻且溫馨的裝潢不同於一般的麵包店,不僅讓小朋友們更具親切感,彷彿踏入了真實的麵包超人卡通世界中,也讓成人們回到了童年時光。
六、麵包超人飾品店(小公主商店)
在園區商店街中,還有間專賣販售女生用品的店家名為「小公主商店」,店內以粉紅色為基調,佈滿了細菌人妹妹─小病毒與麵包超人的系列商品,有女生最愛的項鍊與手環等飾品外,還有手帕與小包包等粉紅色商品,卡通中的麵包超人不再是鎖定男性兒童族群,更擴大到女性兒童族群粉絲,讓麵包超人的英雄形象,不僅是男性兒童爭相仿效的對象外,更成為了女性兒童粉絲所崇拜的英雄。
以上各種商店與商品,吃的、穿的、用的、玩的一應俱全,幾乎可說是一個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種種物品都有販賣。家長帶著小孩到麵包超人博物館參觀參與主題館的靜態、動態展示與設施,出了主題館後就進入了消費的麵包超人世界,可說是進行了一場相當深刻的「麵包超人巡禮」。
肆、 展場中的性別
不管在那個社會都可以觀察到不同性別所被定義的不同特質與被賦予的角色與工作,就如同人類學家Margaret Mead(1901-1978)觀察到的:「性別之間標準化了的人格差異也是由文化『監製』的」,而「每個兒童將根據社會規定的性別人格去接受薰陶教化」(引自顧燕翎、鄭至慧 66、67)。同樣的,我們在麵包超人博物館中也可以發現這樣的現象。
一、 廁所門內的性別
位於入口處的是爸爸和媽媽都可以進來、男生和女生都可以上的廁所!
此圖示也明確的表示了我們社會的組成分類,從中性(土黃色)的嬰兒,接著分成粉紅色和藍色的穿裙子女孩和穿褲子的男孩,到成人的的女人與男人,就是社會對人類性別的分類方式,這樣的分類當然有其生理上的根據,但是以下的分流則是人為規定的結果:
廁所的門上以清楚的文字、顏色、圖示標示出誰該走進哪一間廁所。女性廁所以紅色(熱情、感性)表示;男廁以藍色(理性、冷靜)表示。女生穿裙子頭髮綁辮子;男生穿褲子。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嬰兒的照顧工作很明顯示分配給女性的,只有女廁上有育兒平台的標示。兒童從小耳濡目染很容易就會覺得照顧嬰兒是女生應該做的工作,因為社會上實際只提供給女性有育兒的空間,而男性則無,也代表著男性無此責任,這是人為規範的結果。
在廁所中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女廁中的壁畫多數為《麵包超人》中的男性角色。不知是男性角色原本就佔多數?還是有其他原因,或者只是無意的結果?是否在無意間以一種無害的方式暗示了女性作為一種被觀看的群體呢?因為小組成員皆為女性,形成了廁所觀察的研究限制,無法與男廁進行對照,只能呈現出女廁的狀況。
可以看到廁所周邊都是男性卡通角色,除了育嬰台上面的圖案例外,就如前述,這裡又再次指示了女性作為育兒的角色,育兒是女性在社會中被指定的工作,小女孩從小跟媽媽上廁所或是自己進入女生廁所都可以見到這種有育嬰台的景象,育嬰也在不知不覺中內化成為女性理當該做的事。這樣的設計一方面我們可以說很貼心,因為即使是在育兒工作同屬女性的台灣,大部分的廁所都沒有提供這麼貼心的設備。另一方面也可說是以實質上的物品設計不斷的複製、強化育兒工作屬於女性的規定與範圍界定。
二、 卡通中的兩性角色形象
《麵包超人》卡通中的女性角色多半以人面裙裝的形象呈現,帶有耳環或首飾,有瀏海、頭髮的特徵,穿著與配色以粉、紅色系為主。而刻意不用人面呈現的男性角色(男性還是鳳梨臉),則因此除去了卡通中男性角色的陽剛氣質,顯得較為中性。雖然男性陽剛的臉部特質沒有被表現出來(真的所有的男性角色的臉都不是「人臉」,年老的果醬爺爺除外),但女性角色的臉都有明顯人臉化的過程。使得女生更像女生,男生呈現比較中性的狀態。
男生變得比較中性,或是說隱匿了男性特質,但是身材比例方面仍是明顯的較粗獷,手臂較粗、身高也比較高、膚色較黑,反之女性角色的手反而不成比例的像麵線一般細,皮膚也較白、眼睛較大,有明顯的睫毛(照理說男女生都有睫毛,有些男生的睫毛也不會比女生短,但是只有女生的睫毛會被突顯出來,成為一種女性美的標準)。
而這樣的調整,是否會影響不同性別的兒童對於《麵包超人》的支持度呢?Bandai玩具公司2007年中的調查指出,0-2歲的男童58.4%最喜愛的卡通就是《麵包超人》,同年齡層的女童喜愛《麵包超人》佔同年齡同性別的兒童比率則為59.2%。而3-5歲的男童20.0%最喜愛的卡通就是《麵包超人》,3-5歲女童最喜愛《麵包超人》的比率則為20.8%。顯見年齡越長的兒童,對《麵包超人》的喜愛越下降,而喜愛《麵包超人》的女生則比男生略多。這或許是讓一個以男性角色居多,強調男性角色的英勇行為的卡通悄悄地稍微減去男性陽剛特質之後所得到的結果吧。
三、玩具、商品與現實中的性別連結
在現實中的兒童在自由遊戲區可以選擇各種玩具來玩,坐在鋪著軟墊的地上玩玩具。這張照片呈現出一種極不明顯的現象,直到回家後慢慢欣賞研究照片後(還必須搭配一個積極的性別意識目標)才能發現的細節,那就是照片下方的區域玩具以「食物類」為主,並且有餐盤,讓兒童可以模擬盤子裝食物的遊戲,就像在廚房一樣,而令人意外(居然真的是這樣!)又不令人意外(好像本來也就是這樣)的是,玩「食物」的幾乎是女孩。照片上方比較熱鬧的區域的玩具以方形積木為主,可以「建築」出各種造型的積木,想當然爾是一群男孩在玩,這樣的情形偶有例外,但是絕對屬於少數;一群男孩中有一兩個女孩在玩積木,玩食物的區域中或許有一個男孩待在角落。兒童在遊戲中也呈現了性別化的分野,這並非是偶然才發生情況,當然也不是天生必然的,而是兒童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到的明示、暗示,耳濡目染形成的行為習慣與自我認同的「後天必然」,呼應在廁所育兒是女性的工作的明顯暗示,兒童遊戲的行為也再現了處理食物,在廚房煮菜也是女性的工作的狀況。
除了兒童在遊戲中呈現出來的性別差異,在商品設計與販賣對象的設計也是有明顯的差別,如在第參部分提到的「小公主商店」,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店內的色調以粉紅色為基調,賣的東西有綁頭髮的、裝飾用的(如項鍊、手飾等),粉色系的布娃娃,以及其他種種粉紅色的東西。雖然販賣的商品與麵包超人的主題有關,但更多得是這些物品與現實世界中女孩子也要用到的東西是一樣的,可說是戲裡戲外都強調著女孩該有的女孩樣的主題。
四、 塑造兒童男性英雄:誰促擁著麵包超人與土司超人
在參觀園區的過程中,本組恰巧碰見由園中人員所扮成的麵包超人人偶與吐司超人人偶,十分搶眼的他們,很快地就吸引的眾人的目光,尤其是小朋友,更是以尖叫聲歡迎他們,在本組觀察過程中,發現在小朋友族群裡,尤其是小朋友女性組群,更像是看見偶像似地,瘋狂地尖叫並很用力揮手開心地與路過的麵包超人打招呼,所以麵包超人在兒童族群心中所建立起的偶像魅力,是在到達麵包超人博物館後,藉由參觀、參訪園區、觀察園區設計、動線與各園內規劃後所觀察到的地方。在日本兒童心中,麵包超人的形象,藉由麵包超人卡通在電視播放,而收看卡通兒童心中,被從情節與角色正面形象,所一點一滴所建構出的「正面且英勇的形象」,已經深植在兒童的心裡,兒童們會想去仿效與模仿他們所崇拜的偶像,並以麵包超人為榜樣,從麵包超人自身所散發出的魅力與貼近兒童的語言劇情更是為麵包超人加分了不少,所散發出來的「群眾魅力」,影響、牽動著兒童,也讓麵包超人成為兒童心目中的理想典範。
在看似男生女生都很愛麵包超人的情況底下,要考慮的是男生與女生喜愛麵包超人的差異,值得注意的情況是,當麵包超人與土司超人人偶風光出場時,跟在他們身後的是一群穿著短裙的大姊姊們,就如同美女促擁著勇士一般,男孩與女孩的認同歸屬應該也是有不同的趨向。男孩渴望像麵包超人或土司超人一樣勇敢又帥氣,受到大家的歡迎與喜愛;女孩則把麵包超人當偶像一樣崇拜。這點可在土司超人在卡通中的形象再次獲得映證,土司超人在卡通裡是個英俊帥氣又勇敢的超人,在「戲中」他就已經是個受到無數少女崇拜的對象了。
伍、結語
此次到日本橫濱麵包超人博物館進行實地觀察有許多收穫,除了讚嘆日本在兒童文化產業方面有如此細膩、貼心的表現之外,也發現了整個館區儼然就像一個小型社會的縮影,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主題(麵包超人)的強大敘述以各種方式,以影像聲光、實體或虛擬、以各種手段與方式營造出一種教育、休閒娛樂與實際操作的空間,不斷地訴說著故事,人們也在其中模擬著生活中的種種(飲食、住宅、交通工具、職業工作),在此主題的敘述之下展開了各種相關商品的生產與販賣,虛虛實實之間建構了一個與現實世界類似的場域。
而我們也在此虛擬的場域中發現了以性別為主的再現與建構,不管是娛樂的給予、知識的教育或是消費行為與日常生活的物品都與現實社會生活相吻合,因此也強化了兒童在社會中的性別形塑。舉凡不同性別玩的玩具、《麵包超人》中不同性別的角色與故事、賣給男生女生的東西也是經過特別設計,可見到整個社會文化對於知識、物品與性別的建構與掌控是種細密的網路,彼此是環環相扣的。此次的研究也讓我們更仔細地檢視了麵包超人卡通與主題博物館中所反映出的社會文化,發現了一些以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如性別方面的探討),而那些不明顯的細節往往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如性別分工、消費的召喚等等,形構成我們所知並生活其中的世界。
引用資料:
顧燕翎、鄭至慧。《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臺北市:女書文化,1999。
週刊‧東京流行通訊─世界漫畫頂峰展:http://www.tokyo-fashion.net/content/big5/game/1511.shtml(2011.3.26檢閱)
新文化-出版業界新聞:
http://www.shinbunka.co.jp/kakonews/2006/kako06-09.htm(2011.1.10檢閱)
Bandai調查概要:
http://www.bandai.co.jp/kodomo/question142.html(2011.3.26檢閱)
momo親子台新聞室:
http://www.momokids.com.tw/08/news_2.asp?id=16(2011.3.26檢閱)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