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兒童文化產業探究課程 部落格發佈需知

日本兒童文化產業探究課程同學務必詳閱!

● 撰寫文章請依前例格式編排。
● 請務必於文末加上標籤,以利搜尋。如不知標籤如何設定,首篇可空白,由管理員新增後,未來請依標籤設定。

「兒童」圖書館...還是「兒童圖書」館?@儀瑋and美雲

>> 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兒童」圖書館...還是「兒童圖書」館?


※除了享譽國際的建物歷史,我們想要看什麼?
ILCL是日本第一所國立兒童專門的圖書館,除了建物本身建於1906年明治時代,具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巴洛克風格外,其建築採用免震工法改修,並透過享譽國際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之手加以修建,使該館更加聲名遠播,做為一所兒童專門的圖書館,它究竟如何扮演『兒童書連接世界,開啟未來』的功能?著實讓人好奇不已。在出發參訪前的資料蒐集上,我看到一些對ILCL的質疑,例如:館內藏書不豐,名為國際,外國書卻不見多;該館是日本第一所國立兒童專門的圖書館,但開館至今,兒童參觀人數僅佔總人數的14%(註一),有名不符實的現象;以及褪去安藤終忠雄的光環,其魅力頓減。


※帶著批判、審視的眼光參觀
身為國小教師,在學校閱讀的推動上經常要親身參與,也因為業務需要常聯繫校外團體協助學校閱讀的推廣,經年累月下來,有感國內兒童閱讀推廣活動的多樣化,除感佩各縣市公私立單位紛紛成立繪本館、故事館,豐富孩童的閱讀空間外,各機關團體不辭辛勞培訓故事媽媽走入校園及社區,為孩童帶來趣味化的閱讀活動,其精神同樣讓人敬佩。但是如此多樣化的閱讀推廣仍讓台灣在PIRLS的國際閱讀評比中成績不盡理想,究竟我們還須改進什麼?老師要我們參觀ILCL,它到底有哪些做法值得我們效仿?因此這趟日本國際兒童圖書館之旅,我其實是帶著批判的眼光前去參觀,很想檢視它是否名副其實?透過實際體驗館內設施來印證他人對該館的看法是否與我不謀而合?


※參觀當天的過程及使用想法
一行人來到國際兒童圖書館,看到入口處是安藤大師有名的玻璃帷幕,與建物成斜15度角修建,櫃台設立在此,明亮的光線讓參訪者一進到這裡即能感受到與戶外寒冷差異極大的溫暖氣息,並由衷升起一股期待,準備來一趟充實的閱讀之旅。

(1)可永久使用、人人愛不釋手的電子產品開發
接著我們被帶往3樓的大廳觀看中文版的影片簡介,這裡原本是舉辦演講會的場所,因為有充實的影音設備,當負責解說的工作人員公休或忙於其他業務,沒有充足的人力可以幫忙解說導覽時,參觀團體可以在此觀看各種語文版本的影片簡介。連接大廳的是多媒體區,此處除提供參觀者書籍檢索外,並有書籍的電子檔可觀看,您千萬不要以為ILCL只做掃描書籍封面及簡介的單調作業,我們實際操作之後,發現點選的故事,不僅有封面及內頁的圖畫與文字顯示在頁面上,更可以點選語言,親身聆聽故事,感覺就像身旁有人為我們說故事一般,不僅小孩身受吸引,連大人也玩得不亦樂乎。在教學時,學校沒有那麼多班級共讀書,讓孩子人手一本,我們只得將故事掃描作成PPT檔,再投影到白板上,讓孩子看清楚繪本裡的圖片與文字,這瑣碎的準備工作對忙碌的國小教師來說,是一項教學上的負擔,雖然有時可以上文建會觀看Flash動畫,可是這些故事大多沒有結尾,需要有興趣的讀者自己找書來看,它們通常只被我們拿來當作引起學生閱讀興趣的媒介,因此,對於ILCL在這塊領域的開發及其投入的心力,著實讓人佩服,日本除了有圖書繳納制度,針對紙本做資料的蒐集及保存外,能跟隨時代潮流,重視書籍電子科技產品的開發與保存,讓資料建立更形完整與周延,這是目前我們仍跟不上的地方。

(2)對兒童來說不夠有趣的書展
此外,3樓的書籍博物館正在進行『All Aboard!for a Trip around Books on Vehicles』的主題書展,將館藏有關交通的書籍分成五大類,每一類又細分成好幾個小子題來展出,館方除了提供展覽參觀的順序圖外,還逐一列出展示書籍的基本資料(書名、作/繪者、出版社、出版年、架上編號)供參觀者參考,其細心程度讓人印象深刻,ILCL展示的規模與品質和國內學校圖書館或文化中心舉辦的主題書展比較起來,確實精細且詳實許多。不過,我個人覺得美中不足的是這些展示的書籍全放置在玻璃櫃裡,參觀者看的到書卻無法翻閱,這叫我們如何檢視展示的書籍內容是否符合各子題呢?對於不懂日文的我們來說,藉由圖片來猜測書籍內容可以加深我們對書本的印象,但是在這次的書展中,大家似乎只是走馬看花,粗略看個大概而已,也許這種主題性的展覽事前要花費企劃人員長時間的準備,資料詳盡確實讓參觀的成人覺得深具意義,但是,對於活潑的兒童來說,這種不能翻閱書籍的展覽,其趣味及意義到底何在?他們參觀此區的心情是否與我們當下的體驗相同?也因此讓我們不禁質疑:該展覽會的服務對象究竟是針對成人還是兒童呀?

(3)緊迫性的閱讀時間壓力
參觀完3樓,我們來到一樓的兒童閱覽室,除了感受不反光的明亮光線外,特別訂製的弧形書架逐一排成一個大圓,走在壁面與書架的走道上,猶如置身在迷宮中,為正要尋書閱讀的兒童多了一份尋寶(書)的樂趣。我發現當天來館閱讀的人似乎大人比孩童還多(當然我們也濫竽充數在裡面),有些大人埋頭津津閱讀,有些則坐在圓形書桌前聊天,只有少數幾位家長幫幼小的孩子念讀故事,不知道是不是明亮的光線讓閱覽室的書看起來很新,還是展覽室裡的書都是新書(舊書被放到書庫裡了),它們全被整齊排列在書架上,不知是日本人太有公德心還是因為使用的人數太少,所以才能保有如此整齊的樣態?另外,以ILCL的兒童閱覽室和台東文化中心的兒童閱覽室比較起來,ILCL兒童閱覽室的書看起來似乎略少一些,但這也許是部分書籍被放置在書庫裡,須透過檢索取得書籍訊息之後再請求服務人員幫我們調閱,在我看來書籍藏量不豐並不是讓我覺得詬病的地方,反倒是兒童閱覽室的書籍不能外借一事讓我無法置信,圖書館位在上野公園內,最近的住家離公園皆有一段距離,孩子好不容易來到圖書館,花點時間前去3樓體驗多媒體的聲光娛樂,再去書籍博物館看一下展覽,有幾個孩子還有那份能耐可以泡在兒童閱覽室大半天,只為了享受閱讀的樂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閱讀習慣,孩子亦然,喜愛閱讀的人會找一個舒適的地方,以最舒服的姿勢進行閱讀活動,閱讀通常沒有固定的時間,想閱讀就閱讀,這種不受限制的閱讀才會令人愉悅,要我乖乖坐在圖書館的木頭桌椅前閱讀,我大概很快就會打瞌睡了!雖然我們能理解ILCL成立的目的是要完整保存兒童圖書,因此設有這項不便民的使用限制,可是,以使用的方便性來說,孩童大概會就近選擇住家附近方便借閱的圖書館,而不是處處受限的國際兒童圖書館。

(4)真的有藏書不豐的餘慮
連接兒童閱覽室是一間小小的世界知識閱覽室,原本規劃放置世界各地的地理、歷史、民俗等相關書籍,雖美其名是為了讓孩子具備世界觀、拓展兒童視野而設置,但因為空間規劃過小,讓人一進到裡面猶如被侷促受限一般,完全感受不到世界遼闊寬廣的感覺,而且架上書籍極少且舊,令人深感不解,這裡不是國際兒童圖書館嗎?怎麼外國書這麼少?到底館方多久沒採購這方面的新書了?是不是負責採購的人員有嚴重的閱讀偏食問題呢?
在世界知識閱覽室旁邊是聽講室,這裡在周休二日會舉辦「給小朋友講故事」的活動,每月第三個星期六和星期日還會針對幼兒及家長舉辦「給幼兒念圖畫書」活動,不過因為我們到訪時間是早上,並沒有機會進去裡面參觀,很是可惜,無法感受帶讀者說故事的魅力。

(5)提供豐富資料供人調閱複印
二樓規劃為年滿18歲才可使用的資料室,來訪者先利用電腦查詢所需資料,調閱後如有需要參考外帶,可填寫資料複寫伸送書。除來館查詢複印資料外,當然也可請館方透過郵寄的方式幫人寄送資料。
第一資料室提供日本和亞洲地區出版的兒童書和相關資料(例如:新著雜誌、2008年兒童文學賞受賞作品、ILCL刊行物、關聯揭載記事…等)以及最新的教科書,以前參觀這裡的學長姐認為此區上架的台灣出版書籍內容過少且出版年代久遠,這次看來卻有不少新進的圖書,數量比我們預期中的多很多,不過,大陸及其他亞洲地區的書籍不多,這倒是真的。在第一資料室看到大陸版宮西達也的繪本『我是霸王龍』, 它被設計成左側裝訂,橫向文字書寫的方式出版,和臺灣右側裝訂,直向書寫的方式相反,在這裡可以順道比較兩岸出版社在書籍編輯認知上的考量差異,倒是意想不到的收穫。
第二資料室提供亞洲以外出版的兒童書、相關資料及電子出版物和微縮資料,當天面對出入口的書架正在展示『國王的新衣』各種版本的主題書展,這個故事常被大人小孩聊到,孩子多感興趣,但很可惜,兒童不能進來看這些展示的書,同樣的故事,不同造型的主角,不同的敘述方式,讓孩子親自閱讀,感受書籍內容的異同與樂趣,多好呀!我該慶幸自己是大人,可以進來開開眼界。

(6)空有為兒童服務的美名
整個圖書館逛下來,細數適合兒童使用的空間及設備,有兒童閱覽室、世界知識閱覽室、聽講室、多媒體區及書籍博物館,乍看之下設備及服務似乎規畫充足,但是使用後卻都隱藏不少限制,雖然圖書館本身的建築看起來極雄偉華麗,令許多成人慕名前來參觀,可是站在孩童的立場思考,卻有使用起來綁手綁腳的感覺。


※ILCL到底有什麼特別?
在實際參觀ILCL後,組員對其評價似乎沒有預期中的高,回國後在網路上搜尋到同樣享譽國際且為學術性研究機構的大阪府立國際兒童文學館,它不僅有針對兒童文學作研究的專門人員編制,且定期推出研究成果(或將外國兒童文學研究成果)刊登在館方出版的<國際兒童文學館紀要>中,還實際設置『國際格林賞』來鼓勵優秀的兒童文學創作者,雖然其二樓閱覽室的書籍亦不提供外借服務,但一樓開架兒童室布置成『書的島嶼』的閱讀氛圍,裡頭的藏書可供借閱,其吸引人的程度不輸ILCL,兩者比較如下?(因無法PO表格,故以條列方式呈現)
《國際兒童圖書館》
1.開館時間:2000年
2.所在地:東京上野恩賜公園內
3.經營管理:國會文部省
4.建物歷史:興建於1906年,為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風格,1929年擴充,2000年修建
5.書籍來源:透過法定呈繳獲得日本本土圖書及文件,並從海外蒐集文學及相關研究資料
6.館內設施:
1樓:
(1)兒童閱覽室:藏書不外借
(2)世界知識閱覽室:藏書不外借
(3)聽講室:為兒童及幼兒說故事
2樓:18歲以上成人使用
(1)第一資料室
(2)第二資料室
(3)會議室:提供給公共圖書館員及學校圖書館員培訓、研習用。
7.設立目的:『兒童書連接世界,開啟未來』:提供兒童圖書閱覽服務並增進對不同文化的了解。日本收藏國
內外童書並設置資料室提供兒童文學研究之專門機構

《國際兒童文學館》
1.開館時間:1984年
2.所在地:大阪吹田市千里萬國博覽會公園
3.經營管理:財團法人大阪國際兒童文學館
4.建物歷史:1970年日本在大阪舉辦世界萬國博覽會,將當時的場館改 建而成
5.書籍來源:日本兒童文學研究家鳥越.信氏捐贈的12萬件資料、各界捐贈、財團每年一千萬的購書預算
6.館內設施:
1樓
(1)開架兒童室:每人每次可借閱10冊,借期兩週。學校每次60冊,借期兩個月
(2)禮堂:辦理兒童文學、文化相關研習活動,亦可外借但要收費
(3)演講堂:舉辦各種多元閱讀推廣活動
2樓
(1)閱覽室:中學生以上成人使用藏書不外借
(2)特別閱覽室:要收費
(3)閱覽研究室
(4)諮詢部門
7.設立目的:收集、保存有關兒童文學的資料、情報,為一所學術性研究機構。

我們這次選擇參觀國際兒童圖書館而不參觀大板兒童文學館,大概是因為它位於東京,與其他參觀行程有地緣上的連接,可縮短大家往來各點之間的通勤時間,而且國際兒童圖書館的國立地位,整個建物的修繕歷史,及館內提供的服務都促使該館成為兒童文學重要的參考指標,尤其在建築大師安藤忠雄修繕後所營造出的建築魅力,更吸引大批安迷前去參觀,其獨特性詳述如下:

1.悠久的歷史沿革
日本國際兒童圖書館位於東京上野公園內,原是舊有的帝國圖書館,建物創建於明治39年(西元1906年),昭和4(西元1929)年增建完工,並於昭和22(西元1947)年改稱為國立圖書館,其後因為國立國會圖書館(西元1948年)的成立,國立圖書館直到平成10(西元1998)年便一直以上野圖書館之名做為國立國會圖書館的支部,在經濟與科技持續進步的現代,孩童普遍不愛閱讀,日本圖書館協會在1995年向國立國會圖書館建言,以國會圖書館上野圖書館原址做為「國立國際兒童圖書館」,同時議會成立「兒童讀物議員聯盟」,在議會開會時進行構思、答辯,最後於1998年正式將「國立國會圖書館支部上野圖書館」改名為「國際兒童圖書館」,2000年1月1日當天正式開館(只開放原館的三分之一館舍),並於2002年5月5日兒童節當天全面開館。

2.華麗的巴洛克建築特色
在構思蓋帝國圖書館時,為了凸顯日本擁有進步的建築工法,於是將該館設計成仿文藝復興式外觀,以煉瓦方式建蓋,除屋頂上有防範雷擊的避雷針外,牆壁和天花板表面塗上石灰泥粉材料,並畫有水果籃和花束的美麗圖案,天花板上懸掛各式豪華吊燈,還有挑高的天井、花梨地板和黑檀門扉,處處顯示精雕細琢的豪華面貌,從此奠定圖書館珍貴的價值基礎。
(1929年該館進行鋼筋水泥的重建工程,為了對帝國圖書館做最大限度的保存,以免震工法進行建物的修建工程。)

3.賦予新特色的建築元素
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先生接下修復這棟建築後,除重現明治與昭和時期的建築風貌外,還加入個人特有的建築元素,在入口處及部分廊道上加上玻璃帷幕,增加採光,並在部分外牆及電梯牆面加入個人建築特色元素---清水混泥土,讓整棟建築融合新舊風貌,處處引人入勝。此外,安藤忠雄先生為了使圖書館樓梯符合現代建築法規,還用玻璃將木製樓梯框住,既保留原始風貌,又增加其使用的安全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應現代公共空間的使用舒適度,大部分建築多會提供空調,既可在恆溫狀態下讓建物裡的物品完整保存,不受溫度變化而變質,又能讓來館者舒適使用建物裡的設施,但上野圖書館原本並無這項設備,且為了保持建物原樣貌也不適合在外觀加裝空調設備,於是,安藤忠雄先生將地板架高,將空調隱藏安置在地面下,完全為破壞建物外觀,真是聰明的解決方法。

4.獨一無二的國家級地位
國際兒童圖書館能成為日本第一所國立專門的兒童圖書館令大部分關心兒童文學的人相當推崇,除了館藏圖書能提供相關兒童文學工作者做研究外,它全方位收集國內外兒童讀物及相關資訊,並統整全國兒童圖書目錄,做為全國兒童圖書書目中心,同時致力於兒童讀物的數位化工程。其實,說穿了國際兒童圖書館是在國家的支持下進行所謂兒童讀物的史料蒐集工作,這正是我們台灣兒童文學所以羨慕它的地方。


在去參觀日本國際兒童圖書館之前,我並不認識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先生,所以我不是以瘋狂虔敬的心來看待這棟融合了新舊建築風貌的圖書館,對於初入兒童文學領域的我來說,也尚未感受資料收集的困難與重要,雖然明白ILCL存在的重要性與意義,但以教師的身分來看整個參觀收穫,倒是很佩服日本人想提升兒童閱讀的決心,1997年,日本修正學校圖書館法,規定學校規模在12個班級以上者,皆須在2003年4月之前,指派學校圖書館員,並提撥預算改善學校圖書館藏書及設備(註二),台灣目前學校圖書館在公私立單位的補助下,多擁有最新出版的圖書及舒適的閱讀環境(木製地板、座墊或沙發或高度適宜的書桌),各縣市亦致力於圖書電腦畫作業,讓學生借書更省時、便利。可是在國小教師編制有限的情況下,常常是老師兼任學校閱讀推動的工作,既要忙教學,又要整理圖書、設計全校閱讀活動,有時還要負責布置全校閱讀環境(包括圖書館及校園圖書角的布置),一根蠟燭兩頭燒,常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如果能有一位專門的圖書館員全權負責圖書業務的推廣,老師協助配合並從旁指導,相信閱讀推展會更有成效。所幸,我們政府於98學年度開始試辦「縣市增置國民小學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實施計畫」(註三),全國選定50所學校試辦,於99學年度除原本試辦的50所之外,再加碼增加50所試辦學校,以期將來依試辦結果朝制度化來規劃。另外,個人覺得現階段台灣社會仍出現大人大力鼓吹孩子閱讀,自己卻不閱讀的現象,人家說身教重於言教,在大人們嚴厲指責孩子不愛閱讀的同時,是否該先檢視自己喜不喜歡閱讀呢?

註一:黃雯玲著。<日本東京圖書館參訪紀要>。《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訊》。17卷2期,98年12月,
頁45。
2008年1-12月參觀人數統計表請參考http://www.kodomo.go.jp/profile/num/come.html
註二:施純福、郭千蜜、吳慧真、李欽璋著。<95年日本圖書館觀摩考察報告>,頁4。
查詢日期:99年3月26日
參考網站: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report_detail.jsp?sysId=C09503269
註三:教育部網站資料:
http://www.gov.tw/newscenter/pages/detail.aspx?page=da8fcd40-dd87-4c11-8ecb-9a8a5a35bfa9.aspx

參考資料
1.黃雯玲著。<日本東京圖書館參訪紀要>。《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訊》。17卷2期,98年12月,頁39-46。
2.林宜和,<探訪日本的國際兒童圖書館>,《全國新書資訊月刊》,91年8月,頁3-5。
3.潘淑慧,<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的組織與經營>,《台灣圖書館管理季刊》,第二卷第四期,95年10月,頁57-68。
4.陳麗鳳,<日本兒童圖書館參觀紀要>,《台北市立圖館館訊》,第十八卷一期
5.蔡蕙年、蘇愉婷、宗大筠著,〈東京上野國立國會圖書館國際兒童圖書館〉,《國文天地》第25卷第8期(2010.01),頁4-5。
6.施純福、郭千蜜、吳慧真、李欽璋著。<95年日本圖書館觀摩考察報告>。查詢日期:99年3月26日
參考網站: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report_detail.jsp?sysId=C09503269

0 意見: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 Free Blogger Templates Joy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