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兒童文化產業探究課程 部落格發佈需知

日本兒童文化產業探究課程同學務必詳閱!

● 撰寫文章請依前例格式編排。
● 請務必於文末加上標籤,以利搜尋。如不知標籤如何設定,首篇可空白,由管理員新增後,未來請依標籤設定。

穿梭於古今之間~~國際兒童圖書館 @雅慧

>> 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前言
錢伯斯認為「閱讀總是需要有個場所。」[1],因此如何規劃營造一個適合兒童閱讀氛圍的場所,嚴然成為現代兒童圖書館亟需重視的課題。影響人類活動愉快與否,取決於「心境」與「情境」,心境屬於內在感性的部分,情境則屬於外在環境對自身的影響,[2]因而兒童閱讀的環境影響其閱讀的興趣。
一、國際兒童圖書館的成立背景
上野國際兒童圖書館於平成12年(2000)1月1日正式成立國際兒童圖書館以前,原是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上野分館。他最早是源自於明治5年(1872)湯島聖堂內的書籍館,明治13年(1880)書籍館改制為東京圖書館,但後來又與東京教育博物館合併,隨著圖書館的系統逐漸完整,才真正獨立為「東京圖書館」以圖書閱覽為其主要功能。明治39年(1906)改制為「帝國圖書館」後於現址正式開館。在歷經大正12年(1923)關東大地震及大戰的破壞後,昭和22年(1947)12月完成修建後改名為「國立圖書館」[3],並於昭和23年(1948)6月重新開放,昭和24年(1949)併入國會圖書館更名為「國立國會圖書館支部上野圖書館」。幾經昭和34年(1959)、昭和38年(1963)及昭和61年(1986)的組織修改後,其組織是一局六部、國會分館、上野圖書館分部、東洋文庫分部及行政、司法各部門圖書館分部36個單位,上野圖書館分部則屬於總務部轄下,其主要任務為有關博士論文及其他特定圖書館資料之整理。[4]
平成7年(1995)日本成立「國立國際兒童圖書設立促進全國聯絡會」及「國立國際兒童圖書館設立促進議員聯盟」,同年11月進行國立國會圖書館兒童圖書利用調查,平成8 年(1996)年擬定「國立國際兒童圖書館基本計畫」,平成9年(1997)設置國立國際兒童圖書館籌備室,平成10年(1998)開始整修國際兒童圖書館館舍,平成11年(1999)國立國會圖書館法局部修正有關國際兒童圖書館設置規定,於平成12年(2000)1月1日正式成立國際兒童圖書館,並於5月5日開放第一期館舍,平成14年(2002)5月全面開館。[5]
國際兒童圖書館成立之功能有二:1. 為日本及國外出版的兒童文學及其相關資料,提供國際化的圖書館連結服務,加強國內外機構的合作,成為資訊中心;2.為兒童書提供多樣化的節目,致力於使閱讀與收集資訊的環境更具吸引力,其指導原則:「童書連結世界開拓未來」。因此,其服務的對象為兒童及從事兒童文學研究的專業人士,目的是讓兒童意識到閱讀的樂趣和提供熟悉圖書和圖書館的機會並對不同文化間的相互了解做出貢獻[6]
二、建築歷史
上野國際兒童圖書館座落於東京上野公園旁,從JR上野車站的「公園口」出站,約走10-15分鐘即可到達,是一棟三層樓的挑高建築,現址可追溯至明治39年(1906)的「帝國圖書館」,由1892年負責哥倫比亞萬國博覽會日本館建築的久留正道設計建造,仿造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風格,原本口字型的建築設計,最後僅完成正面約3分之1。之後經歷大正12年(1923)東京大地震與二次大戰,昭和4年(1929)後由坂本勝比古負責增築與復元工程。而現今的兒童圖書館則是平成10年(1998)由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負責著手規劃修建工程。這棟建築歷經明治、大正、昭和時期,目前已是日本珍貴的城市遺產。
上野圖書館分部一直以蒐整特定資料及閱覽服務為主。如三樓書籍博物館原為大眾閱覽室,二樓第二資料室原為特定資料閱覽室,而一樓世界知識閱覽室則由貴賓室所改建。為提供讀者各種服務,館舍必須區隔很多空間,以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相對地各館室空間也較小。
三、國際兒童圖書館現況
(一)館舍配置
這棟三層樓的建築,每層依功能區分為三種,一樓的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兒童,因此陳列的書籍以童書為主,每週六、日都會利用聽講室舉辦說故活動。二樓的服務對象則針對年滿18歲以上的成人,凡是欲入資料室者可於室外先填寫個人資料,便可入館研讀兒童文學相關資料,對於外國人也沒有要求提供檢核任何證件。三樓則是提供展覽空間,這兩間都有展覽,但以書籍博物館為主,大廳則提供常設展,大廳內除了可舉辦演講及活動外,入口處即是多媒體區。
1樓
1.兒童閱覽室
服務對象為兒童,提供各類圖書及期刊,並有兒童版的館藏查詢系統,且不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小型展覽會,令人印象的是有一區陳列各式各樣的布書。
2.世界知識閱覽室
提供介紹有關世界各國和地區的歷史、地理,風俗等書籍,讓兒童對世界產生認識進而對世界有更深的理解。
3.聽講室
每星期六、日舉辦「說故事活動」;每月的第三週星期六、日則是以三歲以下的幼兒和家長為對象,舉辦「給幼兒念圖畫書」活動。
4.咖啡廳
提供簡便的餐飲。
2樓
1.第一資料室
陳列2008年至今日本及亞洲地區出版的兒童書和相關研究資料和期刊,其中也陳列最新小、中學、高等學校之教科書。另有規劃展示2008年兒童文學得獎作品。
2.第二資料室
陳列亞洲地區以外出版的兒童書和相關研究資料及縮影資料。
3樓
1.書籍博物館
舉辦各種主題的兒童書展覽。
2.大廳及多媒體區
舉辦演講和各種活動用場地,其中有一區為多媒體區,提供隨選視訊服務可利用電腦欣賞多種DVD影片和自製的「圖畫書美術畫廊」。
(二)館內家具之配置及館藏陳列方式
1、家具之配置
(1)兒童閱覽室內主要為圓形的書架,此外,館室內的四個角落,亦放置方形書架,平面配置如下:
書架中間設有一座以同心圓設計而成的桌椅,供親子共讀。館室內所陳列的洋書即外國圖書。四個角落中除了櫃台外,有三台電腦提供小朋友查詢館藏資源。櫃台則在出入口的右側。進到館室內的右側可通往世界知識閱覽室。

(2) 2樓第一資料室為18歲以上之成人方能入館,因此書架陳列如下圖:
館室內的四周及後半部為書架,前面深色區為閱覽桌。
(3)第二資料室典藏圖書為除亞洲之外的兒童書及相關資料亦為18歲以上的讀者方可入室,其書架陳列如下:
中間深色區為閱覽桌及放置微捲片等閱讀機,兩側皆為書架。
2、館藏之陳列
圖書陳列的方式亦影響圖書是否受到更多人的目光,可說是推薦書籍的重要管道。1樓兒童閱覽室的陳列方式,依日本圖書分類法作環型排架,部分書架亦作展示功能,封面朝上的陳列方式可以吸引讀者的注意,達到推薦的效果。期刊不是鳩巢式書架,但他們仍看辦法讓當期雜誌可以封面朝上的方式陳列。
(二)環境顏色之調配
一樓兒童閱覽室及三樓的書籍博物館、大廳和多媒體區,傢俱的色調屬較為淺,選用的材質以原木為主,整體視覺感受較為柔和,二樓資料室由於主要服務對象為成人,因此選用的書架和閱覽桌椅都以深色原木為主,感覺較為穩重而嚴肅。
(三)推廣活動
1.三樓大廳
大廳內的常設展為20世紀的繪本,即1901~2000年,為了使這些書和人有所連結,主辦單位也設計了學習單,讓親子都可以從書目中找到屬於自己出生年的繪本書,是一種很特別的感覺。
另一個常設展則是與圖書館建築有關的展覽,包含特殊建材和防震設計等。
2.書籍博物館
自2000年第一期開館以來,2000年總計舉辦5場主題書展,2001年以後約每3-6個月舉辦一次,主題包括關於亞洲、美國、北歐、加拿大、中南美洲的知識書籍和動物繪本…等主題書展,本次參訪時展出的主題為交通工具圖書展,包含從古到今交通工具的演變,並將圖書館的館藏一一陳列出來,這樣的展出約需半年到一年的籌劃。
四、結語
(一)館舍配置方面

純粹以兒童圖書館的設計規劃來考量的話,圖書館內部空間的設計則應按各部門所需之安靜程度及兒童的行為特性來安排,分配空間時,應考慮安全性和方便性及對兒童的服務項目有那些,如,包含閱覽、流通、參考服務及舉辦各種推廣活動等。而活動室為說故事及舉辦活動的場所,應儘量以不因舉行活動而妨礙兒童館室正常的運作。國際兒童圖書館在這方面的配置,則考慮到舉辦活動的場地和閱覽室有所區隔,讓活動的進行不造成其他人的不便,且就安全性而言,一樓當兒童閱覽室明顯比二樓佳,尤其二樓以研究為主,亦可遠離一樓兒童活動時所發出的聲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一樓有咖啡廳之外,一樓也提供一張長方形桌和四張椅子,讓家長可以和小孩在外面吃點東西,不一定要到咖啡廳裡,臺灣大多數的圖書館空間都會被完全的利用,不會有多餘的空間,但是依規定又禁止讀者帶食物入內飲食,並未替讀者找到飲食空間,每次都和讀者玩捉迷藏,既然讀者也需要這樣的空間,其實應該也要考慮規劃。
(二)空間色彩
室內設計者及心理學家都認為顏色人的影響力頗大,它能使人產生被排斥、吸引、鼓舞、鎮靜,甚至舒服或不舒服等感覺。兒童室的牆、天花板、傢俱、地板等屬於大範圍的區塊,宜採用較淺的顏色並搭配和諧的色彩,不僅可產生寬敝及明亮的感覺亦可有輕鬆、舒服的氣氛。而一樓兒童閱覽室內的陳設簡單素雅,色彩較淺,兒童讀者在館室內便可感受到寧靜的氛圍,因此館室內的小讀者都不會如臺灣的兒童閱讀室一般吵雜聲不斷,但這種氛圍下的兒童室似乎也嚴肅許多。
[7]依筆者之經驗,鮮艷的色彩,往往給人動態的感受,因此若是需要安靜的閱覽空間,最好是選擇柔和明亮的色調為宜,而相對地,若是提供兒童活動的空間,則可採用鮮艷的色彩反而可增加活動的熱力,但是最好是一獨立的空間。
(三)活化建築古蹟
上野國際兒童圖書館的館舍在大師安藤忠雄的設計規劃下,吸引了大批建築系師生及觀光客上門參觀,印證了圖書館外型設計美觀悅人,自然能吸引讀者進館!安藤先生保留許多當時原有的建築元素,如為使原樓梯的扶手既能受到保存又不受到破壞,而利用強化玻璃加以阻隔,有如在博物館中隔著玻璃看展品!走廊挑高的天花板和落地玻璃讓空間變得明亮,讓人有如穿梭於古今之間。
但在圖書館的功能上便受限於自身為文化資產,無法作大規模的變動,資料分散在不同的館室內,研究型讀者調閱資料時無法一次調閱所需資料,而必須分別在不同館室內申請,較費時間且浪費人力。再則,由於館舍僅能容納40萬冊書籍,此點亦將影響其日後之發展。



[1] 錢伯斯,艾登著,許慧貞譯,《打造兒童閱讀環境》,台北市,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2001.1月,頁14。。
[2]錢伯斯,艾登著,許慧貞譯,《打造兒童閱讀環境》,台北市,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2001.1月,頁28。
[3] 蔡蕙年、蘇愉婷、宗大筠著,〈東京上野國立國會圖書館國際兒童圖書館〉,《國文天地》第25卷第8期(2010.01),頁4-5。
[4] 王芳雪著,《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研究》,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8.7月,頁19-45。
[5]曾淑賢著,〈日本國際兒童圖書館簡介〉,《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第18卷第2期http://www.tpml.edu.tw/TaipeiPublicLibrary/download/eresource/tplpub_periodical/articles/1802/180208.pdf(2010/3/30)。
[6] National Diet Library,《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7]鄭雪玫著,《兒童圖書館理論實務》,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1.11月,頁114-115。

0 意見: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 Free Blogger Templates Joy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