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兒童文化產業探究課程 部落格發佈需知

日本兒童文化產業探究課程同學務必詳閱!

● 撰寫文章請依前例格式編排。
● 請務必於文末加上標籤,以利搜尋。如不知標籤如何設定,首篇可空白,由管理員新增後,未來請依標籤設定。

吉卜力美術館組◎綜合討論會一:吉卜力的再追尋

>>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吉卜力美術館組◎綜合討論會一:吉卜力的再追尋

參訪前的問題思考

  1. 宮崎駿的動畫通常都有強烈的主題與意念要傳達給觀眾,或者是夢想追尋的偉大,或者是孩童世界天真幻想的童稚樂趣,或者是對於人類戰爭與殺戮的批判,或者是對於自然生態保護的哲思,那麼宮崎駿所建造的博物館,會是什麼樣子的空間?是否將他在影片中的想法都收納進博物館中了?
  2. 美術館中有五個房間介紹動畫的產出製程,是如何呈現的呢?和台灣博物館的展示空間安排上又有什麼特別不同的地方值得學習呢?
  3. 美術館中為兒童所安排的活動空間是如何規劃的?是否會舉辦相關課程與活動?
  4. 為什麼稱為「吉卜力」?這也是之後網站中會介紹的。
  5. 黃玉蓮的《幸福の卡通之旅》八場日本卡通追尋之旅中,裡頭就有吉卜力的介紹。書中提到她在龍貓森林中迷路,也提到了龍貓森林的背後象徵意義,如果時間允許我也很想實地去感受看看,之後也會將這個部份作為介紹的一個重點。(龍貓森林在崎玉縣似乎有些遠,待查!)
  6. 吉卜力美術館中的販賣部也是ㄧ定要去的地方啦!既然宮崎駿已經將Totoro的肖像權賣給龍貓基金會了,那我好奇,這兒會賣什麼樣的產品?仍然可以看到基金會開發的相關商品嗎?另外,是否會有相異於市面販售系列商品的紀念品?希望可以拍照,雖然機率很低很低,我覺得。
  7. 有些在英文網頁上點選了也沒辦法得知內容的,例如The Hunting House、The Whale House等,可能要實地確認是否有特別的空間,或者真的只是圖檔而已。


參觀後的討論提問

1. 關於美術館本身的疑惑:(與原題1、2、6相關)

(1)以美術館本身的成立目的與定位探討:宮崎駿建造吉卜力美術館所要傳達出的主題意念是什麼?他如何地將自己的想法落實於美術館中?又是如何地將作品隱藏在美術館角落?或者為何成立吉卜力美術館?吉卜力美術館與其他的美術館相較如何地凸顯特色?

(2)以美術館本身的地理位置作探討:美術館為何選擇在東京?既然選擇建造在東京,為何又不像其他的景點一樣易達(地鐵站的出口之類的)?他如何將吉卜力美術館隱藏在大都會中的?如果從不同的方向進入美術館,使否各有不同的感受?例如,風之散步道、井之頭恩賜公園……?(可以討論不同方向進入吉卜力的感受,參考書例如《幸福の卡通之旅》)

(3)以美術館的建築形式與環境營造作探討:(與(1)會有些許重複)宮崎駿如何地呈現出自己的作品?是否取法奧地利的百水公寓?建築本身還有哪些特色?例如:(how and what)如何或者有哪些設計空間,營造出兒童遊戲與冒險的驚奇感?如何將自然的風與陽光帶進美術館中?高塔的設計目的為何?綠意的規劃有合特別之處?其他硬體設施尚可見的驚奇有哪些?

(4)以美術館本身所呈現出的展品作探討:門票的設計與入園方式的管制有合特別?各個展覽場中所能見的的展品有哪些?他們呈現出什麼特色?或者參觀之後的感受為何?同時試著思考為何以這樣的形式、這樣的空間、這樣的互動、或展覽方式呈現,例如:動畫室介紹動畫原理、當季主題展覽---波妞(有封閉式的展覽櫃,也有可以操作的球或海浪……)、龍貓公車(小朋友可以玩的大型絨毛玩偶)、機器人的位置(放置在高台,是否更能想像天空之城的幻奇?)、紀念品區的產品有何特色……

2. 為何取名「吉卜力」工作室?
3. 組員提到在參觀美術館時看到一些似曾相識的圖像,例如《霍爾的移動城堡中》的人面鳥,這些圖像是否對宮崎駿而言有啟發性的意義存在在,因而特別被擺置進美術館中?又這些圖像原本的靈感來源可能來自何處呢?例如《霍爾的移動城堡中》的人面鳥可能來自於德國的小說《鬼磨坊》


關於問題的初步回應

1. 參觀過程可感覺宮崎駿想要分享發生在一個動畫師身上的工作歷程與創作初衷:

(1)一樓動畫室介紹動畫發展源流並融匯展示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成果。其中那些因著機關或器材而啟動的動態影像,其實是經由在靜止中尋找動作的連結,又在連續動作中切割出靜態的畫面,不斷地順向、逆向,循環、重復,那是動畫師的瘋狂腦袋才做得到的事,藉由一樓不同的展覽形式,讓常人得以一窺究竟。
(2)土星放映室中播放的動畫片,the whale hunt,取12格/秒的規格,以一種拙樸、畫風近似原作繪本樣貌的的姿態出現在一個僅容80人的小戲院。傳達的是說一個簡單故事的感動,而非最新的動畫技巧。
(3)宮崎駿所創造出來的動畫角色被安置的方式是自然、不做作的,並沒有按照年表或其他排列方式來呈現,少數特意將體感做出來的,如龍貓公車、機器人或是入口處的大龍貓,是為了加強觸感的感受,因此館內並沒有大型人像公仔,一幅彩繪玻璃一個意象,要的不是偶像化的營造。
(4)角落暗藏玄機,讓參觀過程充滿驚喜,呼應前述的自然存在。如:原窗內的小煤球、窗邊顯影的貓偶、窗景外的藍天等。

2. 美術館並無明顯館內館外之區分,有許多過渡地帶:推開彩繪玻璃門即到一個小露臺,或可坐看遊客或是簡單吃個三明治。通往餐廳的小橋是一個過道也是一個可將脖子轉360度好好觀察美術館建築的地方。龍貓公車體驗區往外的小露臺,是一個退離的空間,同時又是進入神秘高塔的起點。這些過渡地帶同時是讓陽光和風自在流動的地方。

3. 入口為向下延展,製造一種探秘的興奮感,而非往上的崇拜。一樓旋轉鐵梯,雖不在一樓進來的主要動線規劃之內,但是很容易抓住小孩的目光,邀請童心滿滿的來客拾級而上步入秘境,縱使大人一起加入爬樓梯的行列,也會發現略小的尺寸設計,以及終點處的小門,讓人仿佛置身愛麗絲般的奇異世界。

4. 「吉卜力(ghibli)」,原意為「在撒哈拉沙漠吹著的熱風」,取此名應該就是帶有「要在日本的動畫界掀起一陣旋風」的意味。「吉卜力」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偵查戰鬥機所使用的名字,由此可見宮崎大師真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飛機迷。雖然說現在工作室是叫做吉卜力(ジブリ),不過後來卻發現其實發音有誤,真正發音應為ギブリ( 類似 ㄍ一 ㄅㄨ ㄌ一),但已經來不及改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短篇作品「GHIBLIES」會取為「ギブリーズ」,而不是「ジブリーズ」的原因。(http://blog.roodo.com/feueauvent/archives/900393.html 2000/09/18)

預計研究書寫的介紹文

主題(1):吉卜力的建築

我們沿著風的散步道,進入井之頭公園,尋找隱匿其中的吉卜力美術館,隨著路旁里程數的遞減,興奮之情反而增升。宮崎駿本人是喜歡散步的,因此我們也跟隨著他的腳步,逐步踏入他的美術館。對於吉卜力美術館的建築,首先,我們想要先探究宮崎駿創建這座美術館的一些獨到思考,他所勾勒的美術館藍圖,所想要傳遞給參觀者的思維以及我們所參訪觀察到的美術館形貌等等,在與我們初出從網頁所讀到的介紹作對照,比較看看美術館想呈現出來的空間是否和我們實地參觀感受相符。接著,我們將對兩位建築師作介紹:百水(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與荒川修作,這兩位建築師的作品奧地利百水公寓與天命反轉屋都曾讓人與吉卜力美術館聯想在一塊兒,其中的連結性何在,我們會試著座簡單的介紹。


主題(2):尋找吉卜力的翅膀

擬從宮崎駿對飛行的狂熱切入,探討宮崎駿筆下的動畫世界與吉卜力美術館內俯拾皆是的飛行意象。再由飛行的主題延伸,深入介紹美術館內的展覽規劃,從一樓的動畫歷史到二樓的動畫工作室,發掘宮崎駿對動畫溯源以及展望未來的態度。最後,綜合以上觀點,希望說明宮崎駿作為一個動畫導演,如何運用他獨到的統籌能力(我更想說的是「妥協的能力」)率眾完成並營運這個美術館,成功的妥協並不會讓美感犧牲,「動畫」不只是無邊的想像,就像宮崎駿的電影常以真實人物和實際建築為藍圖一樣,活在現實當中,才能擁有想像的翅膀。

主題(3):血拼的天堂-Mamma Aiuto紀念品商店

「Mamma Aiuto」。斗大的幾個英文字配上一個似曾相識的動畫人物頭像,讓人不禁聯想這二者的關係為何,一開始看見幾個英文字會以為是英文,但怎麼念都沒有英文的腔調味,換成日文唸唸看也是沒有那種日式的腔調在,到底這個店名是什麼意思呢?進入店中,穿過狹窄的走道、琳琅滿目的商品充滿了這小小的一間店,剛開始人潮尚未湧進時,會覺得剛剛好,但當人潮逐漸遽增時,狹窄的走道反而變的更加讓人寸步難行,在吉卜力美術館唯一的一間紀念品商店讓人既喜愛又害怕。
除了那些精緻美觀又兼具實用的商品陳列在眼前之外,意外發現駐守在店裡的老船長悠栽悠栽的穿梭其中,令人心生好奇,卻又感到趣味橫生,是在舉辦COSPLAY嗎?還是說這是宣傳的手法呢?

完整版本請詳見:
http://docs.google.com/View?id=dckxrc3n_261ztqhntgx

0 意見: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 Free Blogger Templates Joy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