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兒童文化產業探究課程 部落格發佈需知

日本兒童文化產業探究課程同學務必詳閱!

● 撰寫文章請依前例格式編排。
● 請務必於文末加上標籤,以利搜尋。如不知標籤如何設定,首篇可空白,由管理員新增後,未來請依標籤設定。

走訪繪本之丘‧遇見岩村和朗

>>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兒夜一 怡君、韻淑;語碩二 佳蓉

壹、前言
  藉由此次課程前往日本造訪「繪本之丘美術館」,拜訪岩村先生並與他進行座談,雖然時間短暫,透過彼此的交流以理解岩村先生的理念與生命經驗。
  
  岩村和朗先生希望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應該要多接觸大自然,這也是美術館的經營理念。讓本組組員聯想到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做中學」的理念,他主張從實踐中學習。楊冠政(1997)提到實施環境教育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是在自然環境中教學,也就是戶外教學。呂建政(1999)也提到大自然提供了無數的教學題材,遍佈在各個學科之中。良好的戶外教學正是形成合情合理之學校教育的方式之一。
在此次日本行中,組員們親自去體會岩村先生想表達的觀點,發現大自然的美好,了解兒童文學種子如何在美術館中被呈現,透過繪本之丘美術館,帶著讀者跟他一起思考、觀察、體驗,一步步踏入岩村和朗先生的思考哲學。
 
貳、研究對象

一、 岩村和朗
(一)簡述
  岩村先生1939 年生於日本東京,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工藝科。他在大學時期,就參與NHK幼兒節目的動畫製作,之後更展開圖畫書的創作。1975年,他帶著妻子和五個小孩離開東京,到車程3小時的益子町居住。他和家人一起設計房子、建造畫室、引水源、種蔬菜,在這個大自然的舞台上,他更能敏銳地感受到四季的變化,觀察到每種、甚至每個動物的不同個性。(Lin姐姐,2007)

(二)中文出版品:
《14隻老鼠系列》:圖‧文/岩村和朗
《7隻小老鼠系列》:文/山下明生 圖/岩村和朗
《我愛吃餅乾》:文/間所壽子 圖/岩村和朗
《森林裡的松鼠系列》:圖‧文/岩村和朗
《愛思考的青蛙系列》:圖‧文/岩村和朗
《你要去哪裡?去看我的朋友!》:圖‧文/艾瑞‧卡爾(Eric Carle)岩村和朗
(Bethel,2009)

二、 繪本之丘美術館

  美術館座落於大片青草地小丘的上方,為了保存週遭自然環境的原始風貌,岩村先生沒有刻意栽種美化的植物,只有在夏天來時修剪野草,因為不要讓草長得比小朋友還要高。到美術館參觀的小朋友們,除了可以欣賞到館內展出的畫作,更重要的是可以到繪本之丘的農場裡參觀見習。在農場裡小朋友可以跟著有經驗的農夫佐藤先生學習如何種植作物,播種、插秧、照顧作物、收成,可以在牛棚裡看見活生生的牛,像岩村先生一樣親身體驗自然,感受生命。(曹瑞芝,2007)


美術館得到的建築類獎項

參、問題限定

  研究者將以三個角度設定研究問題,分別為老師(或專業領域上)、成人或父母、兒童文學研究者的身分。老師的身分將設定為現職老師,並著重在他如何運用繪本之丘美術館進行教學。而成人的一般民眾,並無限定職業。再藉由文獻探討及實地訪察中,分析研究者所提出的問題。


佳蓉:
老師的角度:繪本之丘美術館之戶外環境教育教學資源調查研究

  先界定「戶外環境教育」,分析繪本中的環境教育教學內容,再經由實地探訪,觀察繪本之丘的環境資源,選定主題、焦點及角度,以戶外環境教育教學資源規劃教學內容。希望能藉由繪本之丘的發展實例,讓台灣的專門性美術館產生發想。

一、戶外環境教育的定義:
  實施環境教育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是在自然環境中教學,也就是戶外教學(楊冠政,1998)。根據美國國家教育協會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1970 所下的定義「戶外教育不是一單獨科目,而是所有學校科目、知識和技能的綜合。它也不是將學校科目搬到戶外教學。教師使用環境(自然或人為、公園或都市地區、歷史地標或風景區等)去幫學生瞭解各學科、環境和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協助藝術、科學研究或傳播學等學科的教學。」因此,戶外教學與環境教育的關係極為密切,當要進行戶外教學時,使用整個環境當媒材,結合各個學科,了解、體驗環境和人之間的關係。

二、繪本之丘的環境:
  
  岩村和朗先生的繪本,主要以大自然為主;所設立的繪本之丘美術館,也是佇立在大自然中。除了本館以外,大至整個山丘,小至動物、小花、小草……等,都是小朋友可以探索的。岩村先生認為:「讓孩子親身體驗,他們自然會知道什麼是好的。」


圖一:繪本之丘全景手繪版。

(一)本館:
  館內配置相當的簡單,主要分為入口售票處、販賣部(食物、紀念品)、展場、演講交流區、戶外草地。配置簡易示意圖如下:


1.演講交流區:岩村先生會在此進行和讀者互動,舉凡說故事、訪問……等活動,此區有圖書可以閱覽、有木製的觀眾椅、有繪本中的遊戲可以玩,相當溫馨的小地方。若教師帶領孩子到此地教學,可以在這個交流區做討論,或是有機會和岩村先生進行活動。

圖三(左上):交流區全景;
圖四(右上):繪本中的遊戲。









圖五 (左下):可翻閱的圖書,皆為岩村和朗先生的作品。
圖六(右下):岩村和朗先生說故事。
2.展場:
  展場大部分為書面的介紹,舉凡海報、著作、說明……等,大多為書面的呈現,櫃台並沒有租借語音瀏覽器,現場較無看到媒體相關的輔助器材。若需要有人導覽整個展場,必須要岩村先生本人、現場工作人員,或是教師先行了解後,和學生說明及進行活動。


(二)繪本之丘:
  研究者在現場實地考察後,發現繪本之丘佔地相當的大,和自然環境的結合緊密。離美術館最近的地方,是一個叫「えほんの丘」的地方,裡面是一片樹林,沿路有用木頭當棧道,但是到了冬天積雪時,若帶學生戶外參觀,就必須注意安全。因為下雪時,現場有點濕滑,若不小心行走,相當容易滑倒。

  因為季節、高度的關係,冬季面貌相當明顯。岩村先生說過,這裡的四季很分明。是學生體驗四季的變化相當好的大自然教室,可以體會動植物如何在整個大自然中合諧的相處,而人類該如何順應自然的生活著,才不至於讓整個生態失衡。「尊重自然,和諧生活」是這裡最棒的體會。













圖七:「えほんの丘」入口指示牌。










圖八:「えほんの丘」散步道。

三、結論:
  現代的社會環境,有些地方已經過度開發,近年來台灣幾次天災下來,顯現出大自然反撲的可怕力量。有些人開始有意識的思考著如何和大自然相處,如何保護自然、修復自然……等。教育可以從基礎扎起,從小灌輸孩子正確的概念,讓孩子從小就體會到尊重大自然,在自然的節奏中生活著,自然也會有不一樣的美麗驚喜給孩子,彼此抱著感恩的心生活著,也可以開始體會生活環境的美好。

  硬體部分,在科技的部分不多,大多是最原本的呈現方式。環境很簡樸、溫馨,教師可以事先引導孩子認識岩村和朗先生的作品,及美術館的理念,到現場時可以將重點著重在美術館外的環境,讓孩子實際的體驗、體會,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學習,孩子每個人能體會到的東西不一樣,但是藉由課程設計,用開放的心看學生的學習。在岩村先生引導繪本的過程中,他並不會特地講解故事中所要傳達的意思是什麼,或是內容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他只是用生動的表情,詮釋整個繪本,最後讓餘韻持續,不做討論。這就像整個環境一樣,不特別的說要體會什麼,單由個人去經驗、去獲得。戶外環境教育可貴的部分,就是每個人會因為生長背景不同,體驗也會不同,或許是生理上的活動,也或許是心靈上的感受,都會因人而異。

  繪本之丘美術館是一個和大自然緊密結合的美術館,想傳達給參觀者的,不是賣了幾本書或紀念品,也不單單只有岩村和朗先生的創作思考、作品,是深刻的體會出他設立繪本之丘美術館的理念。每個老師帶領孩子到此處所想要傳達的重點不一定相同,但若能夠在這戶外環境教育中,帶給孩子一些感動,可以是對岩村先生創作堅持的感動,可以是對岩村先生對自然細膩的觀察、喜愛的心感動,也可以是對大自然的感動……等,這些感動或許就可以在孩子心中萌芽。

參考資料:
曹瑞芝(2007),繪本之丘美術館,樂多,大師們的 童心與靈感──來自於 大自然。上網日期:12:37,1月30,2010。網址:http://blog.roodo.com/toffee/archives/2690967.html

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台北:明文書局。


韻淑:
成人的角度:繪本之丘美術館參觀者之特性、態度

  相較於兒童是被他人帶往美術館,無選擇的權利,是什麼樣的誘因使成人主動前往繪本之丘美術館?進館並非免費,想必會有個人不同的考量。

  所以在這份報告中,除了原本它所針對的兒童族群外,還有哪些成人也對這樣的主題式美術館感到興趣?以及這些成人的外在特質(年齡、性別、職業……等)又是如何?參觀態度又是積極的還是被動的呢?若不是身為父母的成人,那來這裡的目的又是為何?以上的問題都是本組感到好奇的,所以也想透過此次參訪仔細觀察一下,希望能夠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

  在這次的日本行中,我們造訪了有如偶像劇《綠光森林》中的「綠光小學」,完全以木頭打造的小房子,被溫帶森林所重重包圍,四周彷彿充滿著綠色的小精靈,那就是知名繪本作家岩村和朗先生所創立的──繪本之丘美術館最真實的寫照。

  雖然展覽內容的部分,可能礙於展場規模的關係,比想像中來的少一些,但這次所觀察到的展覽內容裡,我更了解到作者岩村和朗先生的創作歷程:從發想到野外觀察到製作繪本,其中又歷經多次修改,其中的醞釀期真的很長,最後才終於成為我們手中的精美繪本,這個過程真的很不簡單,而岩村和朗先生在搬到東京市郊櫪木縣時,更是身無分文,便在雜木堆裡自己蓋房子並開始新生活,好不容易後來出版了十四隻老鼠等暢銷繪本,經濟狀況才慢慢獲得改善,後來更在1998年時開始籌備創立繪本之丘美術館,歷經了五個春秋,還有附近居民的認同及共同合作,繪本之丘美術館終於開幕了!

  在多年的努力下,附近的農場主人終於欣然同意他的理念,並全力支持他,岩村和朗先生說:「身為一名以大自然為主要題材的創作家,我十分希望推廣生命教育的意涵,其中有兩大重點:一是人的生存是仰賴各種生命的供應,二是每種生命都有繁衍的本能,而兩點都在農場中一一可見。」所以在繪本之丘美術館也會不定期舉辦播種、捉魚、烤地瓜等自然體驗課程,只可惜這次參訪中並無法體驗到,也希望以後博物館還能夠加以擴建,把十四隻老鼠系列繪本中的樹屋,重現在這片綠光森林中,也可以多把書中的場景模擬出來,甚至還能安排一些大地尋寶的遊戲,比如說:在美術館周圍的森林中多設一些景點,每個景點都可以找到不同的拼圖或得到一些新知識,最後走完全程並拼完拼圖或完成有獎徵答者,就可以獲得神秘小禮物一份……想當然爾,這麼做要耗費的人力或資金成本都將更大,但也能讓這個美術館更有吸引力及可看性。

  若以一般成人的角度來看,繪本之丘美術館比較適合踏青野餐及親子同樂,因為展覽的內容老少咸宜,而來此參觀的人也多為親子或三代同堂,大多數人也對岩村和朗的作品多多少少有一點認識,若非原本就對岩村和朗的作品有認識或了解的人,也可透過繪本之丘美術館獲得第一次親密接觸,當然,若本來就對岩村和朗先生的作品有所接觸的人,來此將獲得更多的樂趣。

  在與岩村和朗先生的訪談中,我們發現這個美術館主要的經營者仍是岩村和朗先生及他的兒女,算是小而美的家族經營模式,當然,也可看出岩村和朗先生經營這間美術館不是為了追求利益,而是為了宣揚自己對於環境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視,以及重返自然生活的理念,但若要把這個理念更加發揚光大,也勢必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資本才行,只靠門票的收入是很難收支平衡的,尤其是在冬季營業淡季的時候,所以也仰賴眾多周邊商品的營業額來支撐大局。

  所以,繪本之丘美術館中還販賣了許多紀念品,從明信片、樸克牌到拼圖、鑰匙圈、磁鐵……都應有盡有,可說是岩村和朗迷的天堂。而在餐點方面,則是走精緻小巧路線,所以選擇並不多,都是簡單的茶點及蛋糕。至於服務態度方面,則是好到讓人印象深刻,已屆古稀之年的岩村和朗先生也十分具有親和力,不僅不厭其煩地回答我們所有人的提問,又保持一貫的爽朗笑容一一替所有人簽名合影,這些特點都有別於規模較大但卻人滿為患的吉卜力美術館,這也是繪本之丘美術館最迷人之處吧!










結論:
  其實,如果政府可以再多花點心思,補助在地的知名作家或藝術家成立自己的文化交流空間,例如:每週六晚上八點定時舉辦現場演場會的新東糖廠文化園區、都蘭的月光小棧、撒可努的獵人學校……都是頗為成功的案例,雖然仍有一些待改進的地方,但造訪這些藝文空間的觀光客或居民相信不少,而有關本地的文化藝術也就這樣點點滴滴的向外傳達出去,終至為一個好的成功證明,唯有如此,也才能讓形而上的文學藝術或文化理念,有了更具體的生命與實踐。

  但我們也不必太過悲觀,雖然台東地處邊陲,但是我們仍有像是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鐵道藝術村等優質的文化空間,雖然其交通發展不便利,但這塊土地至今仍舊保有不受世俗污染的環境,以及淳樸的民風,其中,更應為我們所珍惜的,乃是與這塊土地緊緊相連的南島文化。也因此,我們的這塊淨土,是適合發展生態旅遊或自然環境教育等課程的,這一切只在於我們是否能夠善用在地的文化資產,並加以妥善保存和利用,從各種面向試探其可能性,除了靜態的展覽之外,有特色的在地文化更值得我們去努力發揚光大,這樣一來,台東才能漸漸打破「文化沙漠」的醜名,而成為一片充滿期待,並洋溢著人文氣息的世間樂土、美麗境界。

  在不久的將來,更期待台灣人的素養可以隨著地方文化氣息的提高,而漸漸隨之提升,透過每一個人的努力,讓台灣不再只是一座充滿暴戾之氣的貪婪之島,而能成為一座真正名副其實的美麗島。

怡君:

兒童文學研究者的角度:精緻主題式美術館經營模式探討──以繪本之丘美術館為例

  有鑒於前人已做過繪之丘美術館之介紹與相關研究,因此本組將目標設定為美術館的經營。
  在美好的理想中,仍舊必須兼顧現實的考量,一棟精緻的美術館要如何發展、建立特色、如何使盈虧平衡等等皆是必須面臨的問題。如果有心引進相同理念的美術館至台灣,勢必考慮到許多經濟面上的因應問題,除了一開始的資金籌備到後續的館務管理,藉由此次難得的機會,皆是此行探訪的重點。

(一)實地訪查重點:
動機-設館理念
未來走向-館內似乎朝著多元方向發展,如有賣販售木雕以及擺放並宣傳其他作者繪本。因此未來是否走向多元性之美術館,或將強調什麼主題呢?
經營方式-出資者、維持方式、盈虧、人事經費
參觀動線-實地觀察美術館的巧思

  岩村和朗:「一直以大自然為題材畫繪本,想讓小孩子了解「活著」是一件什麼樣的事情,傳遞此觀念最基本的是「由其他生命維持我們的生命」,也就是「吃」這件事情。這就是建立繪本之丘美術館的動機。
選擇在繪本之丘建立美術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有農場,在農場中可看到食物的生產過程,人類用農牧業來生產食物,而人類要怎麼活下去?岩村先生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飲食」,因此選擇此地作為美術館的地點。
從上段談話中可看出岩村和朗先生想表達的理念,實際參觀過繪本之丘後,我認為此理念實踐程度非常高,雖然因為是冬天,缺少了許多可評估的重點(例如農場見習、遊客訪問等),但在冬天暖陽的照射下,相偕於草原上席地而坐,樸質溫和的農村景致使人心情安定,一手麵包一手草莓的吃著,讓人了解到岩村先生說過:「讓孩子親身體驗,他們自然會知道什麼是好的」這句話的深刻意義。

  對談完,沿著步道往農場走,四周盡是白雪覆蓋,雖冷的直發抖,在聽過岩村先生分享的生態觀察,這條美麗的小路撘配上森林彷彿就像伸手招喚著我們過去,讓我不禁想起《手套》一書中描寫的小動物們,是不是也在躲哪個地方,會不會被我們不經意的打擾了呢?

  實地到館參訪發現,繪本館與農村、牧場的結合是緊密的,與其說是來參觀繪本館,不如說來此地的親子們是來郊遊兼體會農村樂趣,原先期待會看到大量書中場景,實地才發現,繪本中的小老鼠們就存在這片丘陵中,也許在被風雪覆蓋的小路旁、也在被挖空的栗子殼裡,進而驚訝的發現岩村先生所想表達的,就是這麼簡單,他要給孩子們的是一個「真實」的世界,繪本早已存在、故事早就上演,只待你走入大自然中親身體會。所以就像是我們常常看到的體驗活動,未來此館的經營理念如果不會改變,肯定會繼續引導孩子們親近大自然,了解所謂「生活」的大道理。
繪本之丘美術館目前經營方式是岩村先生家三代同堂,由長子、長女管理美術館的家族經營模式。美術館逢連休遊客會比較多,夏天也是相對多人次的季節,至於我們到訪的冬天是美術館最慘澹的淡季。岩村先生苦笑著告訴我們:「門票是 無法使美術館維持下去的,館內的收入來源除了門票外,還依靠周邊商品及繪本販售來維持營運,其餘則是盡量節省經費,展覽品自己佈置,窗簾、桌子也都是自己製作的。」(岩村先生神氣的指給大家看)。因此美術館的經營方式是小而美,並且趨向傳統家族傳承的企業。

  美術館主體比想像中還要小,但是,沿著木板鋪成的山丘小路、幅員廣大的牧場與農田,都涵蓋在參觀的動線中,岩村先生為了獲得當地居民支持可是親自解說設館理念許多次才促成。在館內參觀過後前往戶外散步是不錯的選擇,館外設有停車場,山丘步道僅容2人並肩而行,或許是因為淡季的關係,空間與路線的規劃是綽綽有餘的,非常適合家庭郊遊踏青。

結論:
  實地走訪後才發現,此館與原訂主題有所差距,若要以精緻主題式美術館為題,吉卜力美術館會更切合主題,而繪本之丘美術館則是較樸實無華的主題式美術館,因此題目應更改為「繪本之丘美術館經營模式探討」。
  至於本題目最初的重心,也就是引進台灣的可能性,我認為是相當困難的。尤其是在台東地區,若無政府的輔導補助,即便是如「誠品」般的大型連鎖書店,也經營的非常艱辛。
  從經營的層面來看,台灣有許多生態牧場經營方式與繪本之丘是相像的,成本卻較美術館低很多,這使得同樣經營方式的美術館增加許多競爭對手。從經費的角度來看,美術館的建立即是一筆可觀的經費,而後續的人力與修繕才是最令人頭痛的部份,例如好不容易才成立的台東故事館,現在卻成為台東縣政府的燙手山竽。而在文化風氣不如日本盛行的台灣,一般民眾對於美術館的支持度想必不會比牧場高。
  雖然繪本之丘這樣的美術館是很棒的藝文與休閒空間,可惜台灣並沒有如岩村先生般慷慨的支持者來實行這項理念,將場景搬到台灣一細想,真正打從心裡佩服岩村先生慷慨而無私的理想。

參考文獻:
Bethel(2009),岩村和朗,xuite日誌,書目整理‧岩村和朗/作品年表&中文譯本。上網日期:23:50,3月17,2009。網址:http://blog.xuite.net/bethelhone/teatime/22872748

Lin姐姐 (2007),繪本之丘美術館,yahoo部落格,繪本介紹-岩村和朗與14隻老鼠。上網日期:22:23,1月29,2010。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jw!87JgwR6aHBVHQV8manBgfcU-/article?mid=277&prev=2024&l=f&fid=19

周儒、呂建政譯(Donald R. Hammerman ;William M. Hammerman;Elizabeth L. Hammerman著)(1999):「戶外教學」。台北:五南

曹瑞芝(2007),繪本之丘美術館,樂多,大師們的童心與靈感──來自於大自然。上網日期:12:37,1月30,2010。網址:http://blog.roodo.com/toffee/archives/2690967.html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台北:明文。

0 意見: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 Free Blogger Templates Joy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